不想推开草堂的门

        成都,我错过了杜甫草堂,看尽了成都的历史与现在,却把最悲天悯人的诗人错过了。

    据说,草堂后来翻新修建的,我想它一定会宏伟气派,否则怎样容纳远近拥挤的游人,又怎么能如了为他重修草堂的仰慕者的愿。

      曾经的草堂一定是朴素的,它有自然之美,舍南舍北春水环绕,它是乡村的茅舍,春来柳绿花红,点亮了杜甫客居的寂寞生活。

      靠着朋友的接济,杜甫寄居于此,在这里,它有过漂泊后暂时的安定,有过度尽千劫后霎时的温暖,没有官场的喧嚣,也没有在长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的巴结讨好的辛酸,他过着上了陶渊明般“桃李罗堂前”的田园生活。

      他的草堂注定不可能那么气派,也一定是个幽静所在,但后人可能带着爱慕之心,在他死后得为他重修一处称心如意的故居,算是了却了后人的遗憾。

      他的草堂一定都镌刻着他的诗,也有后人对它的仰慕之辞,会有些鱼池、花草树木,还会有游人如织。

      我选择不去,是给心目中的草堂更多的想象余地。

        如果它是富丽堂皇,我知道那不是它本来的模样;如果它依然寒酸,我会为他喊冤。忧国忧民加以诗才,他配得上一切如愿,为何却偏偏让他得非所愿。

      我从草堂前经过,没有推开草堂的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