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专栏15-2《如何成为一个做事情专注又快乐的人》及春节幸福践行6-9读后反思
一、笔记
(一)米哈里总结了“心流”的5个体验:
高度专注一直到结束
自我消失,忘记很多生理需求、也不在意他人评价
时间感停止
有控制全局的感觉
过程即回报
(二)人怎样才能进入心流?有三点: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以及技术与挑战的平衡。
1、设定能即时反馈的目标
清晰的目标和即时反馈相辅相成。没有清晰简单的目标,根本不可能有反馈——因为你不知道做到了没有。大部分人和心流无缘,是因为他的目标充满形容词,而非名词。
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你大脑还需要在努力的时候反复思考“是不是尽力了?”,很难投入;但是设定到:“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实在做不到就放下”,就是个清晰能反馈的目标。
又如写作,如果设定为“把文章写好,让读者喜欢”,很容易写不下去——你写作的时候会持续的自我批评和思考,“这一句好不好?读者会怎么看?”,但其实读者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没法反馈;但如果是 “第一遍写,列出所有想法,大概4千字”,这个目标就很容易获得即时反馈。
很多编辑会建议你“别管读者,自己写爽”,其实意思也是—— “自己写爽”,就是个能反馈的目标。
做事情之前先问问自己,你这个标准是能获得反馈吗?如果自己设定不出来,那么就信任一套靠谱的方法论,好的方法论一定给你具体能反馈的指标,而不是“靠感觉”、“心诚则灵”这种路子。
2、控制技能和难度比
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容易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容易焦虑。但在焦虑和无聊之间,有一个神奇的空间,人在其中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这就是心流通道。更加精确地说,当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
3、找到心流通道
几次进出焦虑、无聊区,你对于自己的心流通道就变得熟悉。你就能让自己持续保持在心流里,这个时候进步神速。别人夸你“有悟性”,你自己则感觉“迷上了”。天天练习,水平上升就很快。
为什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打磨这种你对于心流通道的感知。 很多人因为对于自己的观察不够,一辈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心流通道的存在,不是无聊就是焦虑,学习不可能有乐趣。
4、设计心流通道
(1)工作的心流
工作则比较难控制——因为任务的内容和难度都不是你设计的。你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找到心流,这就需要你的内在设计。
你需要持续调整难度与挑战的关系。 如果工作难度比较高的时候,第一步不是动手做,而是学会寻找方法论,把大目标拆解到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馈的小目标开始。
当工作难度太低,尝试给自己设定成长型突破
我在新东方讲课的时候每天10小时、4节课、连续60天,非常倦怠。于是把讲师技能比如“讲笑话”、“让人哭”、“语速快”、“讲故事”……列了10个项目,每天专门练一门。循环6圈,快快乐乐过了暑假。
很多人认为不投入是因为工作不适合自己,我在新年趋势一文谈过——工作越来越多的是一件事,而不是一个组织或固定职位, 卓越的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兴致勃勃,这不是外在适合的结果,而是内在设计的结果。适合对他们来说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2)沟通的心流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其实就是两个人的谈话目标不同。 所谓“聊不下去,不会聊天”,其实是有一方不懂得给即时反馈;所谓“我和你没啥好说的”,其实是双方的技能和挑战不同。一个人还在无聊区,另一个人已经在焦虑区了。要找一个知己,真不容易。
二、精进
1、有趣的秘密在乎“恰当的不确定性”。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不就是这样”,你肯定不太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尝试找一个你早就习惯的事的新鲜点,或者是从你熟知的人身上挖掘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换个出行的方向,又或者点一个从来不会点的菜……
好奇一下,看看能从他们身上发现什么有趣的事?
最近每天都有新尝试,包括:
第一次写游记
改变房间布局
听奶奶说她的过去
和小baby玩
开车回老家
等等
2、问问自己——
“如果明年的此时,我回顾过去一年觉得怦然心动,此生无悔,那是因为我2017年做了些什么?”
找一张纸,写下这些事,并放在你能经常看到的地方。
已经在年计划列出了八个方向的小目标,并结合每月、每日执行。
3、佛教认为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物、时间、知识、观点、情绪、勇气,这都是你能给予的善意,和有没有钱,没有关系。关键是发心。
当你行善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催产素”的激素,会让你变得平和宁静——施比受有福,有科学依据。
刻意为身边的人、陌生人各自做一件好事。不用太大,用心就好。
给时间家人,也是一种给予。
4、今天,尝试用10分钟专注地做一件事。记得,只做一件事。
今天有很专注和小朋友玩,投入会很开心。
三、联想
本田直之在《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在采访“世界幸福排行榜”的前几名的北欧国家居民,认为现在已经从加法时代(追求物质)变为减法时代(追求体验和精神感受),提出了“新幸福”的十个条件:享受工作、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身心健康、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觉得自己拥有时间自由、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能够放眼未来、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
四、行动
1、财、物、时间、知识、观点、情绪、勇气,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每天都给予一点。
2、重新检视自己的目标,确定可以及时反馈。
3、爱己及人,对陌生人也量力而行。
五、思考
1、设计自己的工作技能的话,我可以怎么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