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的根据地

作为追求生命解脱的修行者,在其全部生命时空中,其需要实现的解脱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清醒的意识状态

2、做梦的意识状态

3、深眠的意识状态

4、中阴的意识状态(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临终中阴、法性中阴、投生中阴)

所谓解脱,即是在这四种意识状态下,实现【本心的觉醒】。而【觉醒的本心】是【本自解脱】的。

那么这四种意识状态中,哪种是最适宜修行解脱的入手处呢?

对于绝大多数生命处在正常状态的人来说,【清醒的意识状态】是最适宜修行解脱的入手处。

换句话说,如果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都不能【解脱】的话,其他意识状态下的【解脱】更加无法达成。

因此,要实现解脱,必须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建立解脱的【根据地】,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展根据地,直到渗透、覆盖所有意识状态。

当【本心未觉醒】的时候,【清醒的意识状态】,即是一种【妄心作为生命主宰】的状态。

当【本心觉醒】并处在【本心觉醒状态中】的时候,【清醒的意识状态】,即是一种【本心(亦名真心)作为生命主宰】的状态。

这即是【解脱的根据地】。

在【本心觉醒】的状态下,【觉醒的本心】能够清晰地照见【本心本自解脱】的真相。

相比【清醒的意识状态】,做梦、深眠和中阴,这三种意识状态,在本心未觉醒时,都是【更深的迷妄状态】,即【妄心】更加深重的状态。

所以,所谓的【解脱】,即是将【觉醒的本心】修炼出强有力的力量,使其能够【贯穿】所有意识状态,始终保持【本心的觉醒】,那么这时,所有的意识状态也就被【转化、净化、升华】了。

所有想要追求解脱的修行者,都应该首先从道理上明白【解脱】的内涵、路径、方向、方法。

所以,整个修行的路径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阶段:

1、对生命解脱修行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从道理上清晰地明白何为解脱、如何解脱、解脱修行的次第等。

2、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一门深入,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寻找本心、唤醒本心、找到本心、见到本心、觉悟本心。

这里的本心,亦名真心。【觉悟本心】的内容,是对本心究竟本性、真相的觉悟,其核心要点包括,本心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自无我、本自性空、本自无生、本自超越、本自自由、本自解脱等等。

3、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安住本心、观照本心、觉照本心——这即是【解脱的根据地】。

这种训练,既包括座上修,也包括座下修。对本心的安住、观照、觉照,是从【当下一念】开始的。即不管是座上修,还是座下修,都是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的心当下反观自照,觉破妄念,照见本心,然后安住本心,让这种状态不断延长、不断相续下去。

在这里,有一种非常细微的“因果”,即以【妄心】为因,则生【妄心】之果,以【真心】为因,则生【真心】之果。

而决定二者转变的核心关键,则是【觉】——包括警觉、觉察、觉悟、觉照等。

一念不觉,则真心变妄心,一念觉悟,则妄心变真心。

对自己内心【迷/觉】状态的观察、警觉、觉察,是非常关键的。

特别是对于刚刚见到真心的修行者来说,这个阶段是最难熬的。

因为总是会因为不自觉地陷入妄心之中而感到深深的挫败感。这个阶段也最容易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见到了真心。

这个阶段有个特点,在能够安住真心的时候,感觉什么问题也没有,而陷入妄念的时候,却比不修行的人更烦恼更痛苦,总感觉到处都是问题,怎么也解决不完。生命就常常在这两种状态中摇摆着。

对于这种情况,古人的做法是,见到真心之后,应尽快选择闭关修行。即为安住真心的修炼创造一个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然后每天修好几座,下座的时候也还是继续修。通过这种集中强化训练的方式,使得安住真心、觉照真心的力量快速提升。三到五年,或者五到七年,或者七到十二年,真心的力量就非常稳固了。而且这期间,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修法,连同其他三种意识状态全部一起突破,这时生命中就再也没有了阻挡解脱的力量,生命也就实现了究竟解脱。

而我们要明白的是,所谓究竟解脱,其实就是将【安住真心】延展到了生命的所有时空而已。

要实现究竟解脱,其基础是【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当下安住】【当下解脱】。

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其他的就更无法做到了。

但是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否定【当下安住】【当下解脱】是【真的解脱】。

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却妄想【更好的解脱】,那真的是【迷之更深】了。

对于见到真心时间不长,没有条件闭关修行的人,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训练呢?

注意,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那就是关注点要始终放在【真心】上,不断地深化对【真心】的观照、体悟,一遍遍地确认,【真心】本自解脱,【当下安住真心】即是【当下解脱】。这种确认,不是在道理上说服自己,而是在对真心的直接观照中一遍遍看清、确认。而且不管自己什么时候生起了疑惑,立刻回到对真心的观照中,再次看清,再次确认,以此来遣除疑惑。这时最怕对疑惑之念失去警觉,而陷入纷繁的念头中,哪怕是用各种理论试图说服自己,也仍然是妄念妄想,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只会徒增烦恼。

只有将【清醒的意识状态】下的【解脱根据地】夯实夯牢,才能以此为基础,将【解脱根据地】扩展到其他意识状态下。

4、在【做梦的意识状态】下,安住本心、观照本心、觉照本心。

5、在【深眠的意识状态】下,安住本心、观照本心、觉照本心。

6、在【中阴的意识状态】下,安住本心、观照本心、觉照本心。

【4-6】的实现,需要以【3】为基础。然后再辅以专门的修法,比如“梦幻瑜伽”、“中阴瑜伽”等进行突破。具体可阅读雪漠老师的《光明大手印》系列作品。

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清醒的意识状态】下【解脱根据地】的建立和不断稳固、深化,是日常修行中最重要的事。没有当下安住、当下觉悟,也就没有究竟安住、究竟觉悟,没有当下解脱,也就没有究竟解脱。

与所有的朋友们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解脱心理学---百法》 --- 录音稿,内部交流用,请勿流通 这次安排主题讲座是解脱心理学,讲这个题目有几个方面...
    舞言阅读 5,617评论 0 0
  • 白天时,要把一切所感所想皆当成梦境一样,放松,让一切都自然发生,不要有人为的痕迹,不要用分别心去修正什么,一切都应...
    诺一一一一阅读 725评论 0 0
  • 白天时,要把一切所感所想皆当成梦境一样,放松,让一切都自然发生,不要有人为的痕迹,不要用分别心去修正什么,一切都应...
    自在行者黄春浩阅读 2,049评论 0 19
  • 解脱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无论声闻还是菩萨乘都需要解脱,而解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路一个心理过程;其次,修行的关键在于用...
    观澜澜不惊阅读 6,182评论 1 2
  • 法义概述:1 修行是为解脱,解脱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用心。所以要认识心。2 心王分为意识和潜意识,前五识是认识...
    观典阅读 5,5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