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人将买房鄙视链编成了一个段子,“全款买房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门口,公积金贷款的请把共享单车挪一挪”。
虽然是个段子,但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最近,很多地方的朋友都发来消息,说杭州、成都、南京的房子遭到哄抢,开发商开盘即售罄,你如果不是全款买房,售楼小姐都不搭理你,也没有房子让你选。而全款买房的比比皆是。
为何一夜之间出了那么多的富人,他们哪来那么多钱,去全款买房?这让很多朋友不淡定了,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吗?
首先,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开发商开始力推全款买房?
其实根子上还是资金的时间成本问题。
别看开发商买地的时候一掷千金,很土豪的样子,其实很多开发商只要不卖房,分分钟钟都有倒闭的危险。房地产是个烧钱的行业,在国家调控政策空前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商要活下来,只能比拼扩张市场的速度。但今年银行开始收缩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逼迫很多开发商不得不向海外融资。
所以今年有个奇特的现象,房地产销售在调控下慢慢缓下来,但是买地皮还在噌噌的往上涨。开发商融来的钱很多都花在买地上。所以开发商急需卖楼来回笼资金。
对于资金链紧张急于回款的开发商来说,能不让你贷款就尽量不让你贷款。即使没那么多全款的,开发商也愿意等全款的,而不愿意等贷款的,因为贷款的越到后面,不确定性越高。
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压低机会成本。万一后面有人能全款买呢,他把这个房子卖给了你这个贷款的,那么岂不是放弃了快速回款的机会?
其次,那从银行的角度看,又有哪些好处呢?
因为过去20年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一直在涨,银行巴不得你断供好把房子收了,更何况随着调控不断升级,首付比例不断提高,应对可能发生的房价下跌,抵押物贬值,银行有最少35%,最多70%的缓冲垫,所以对银行来说,有房屋抵押的贷款安全系数最高,银行也愿意给予最优惠的利率。
这类贷款中途绕道拐了一个弯,再去买房子,不属于被楼市调控严格限制的房贷业务,理论上属于个人消费贷,所以暂时不用担心被监管审查。
而且,这类贷款的安全性和普通房贷一样,因为都有房子做抵押,所以银行不怕。房抵贷的利率高于房贷,银行更赚钱。
再者,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也有人想全款买房呢?
全款买房背后的动机还是看好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尤其是在房价比较坚挺的一二线城市很有市场。
开发商的眼睛是很精明的。捕捉到资金不够但又想多买套房投资的客户,一般开发商会给你出个主意,问你有没有自有住房,如果有房子,他会教你到银行抵押贷款,获取房抵贷。
所谓“房抵贷”,就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据了解,“全款付清”的购房者中,除了拆迁户、卖掉一套房子凑钱的购房者外,不少人选择了“房抵贷”的方式购买新房。
比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市场评估价是2万每平米,抵押的时候按照6折来算,就可以贷到120万元。所以,只要房款缺口不是很大,不少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进行购房。
所以现在你会发现,原来全款买房并不是市场真的有那么多的土豪,这其实又是开发商、银行和炒房者共同谋划的杠杆骗局。这背后的风险,犹如露出的冰山一角,随时可能顶翻楼市调控这艘大船。
在金融上来说,风险不会消失只会转移,银行的风险小了,收益高了,那么必然是贷款的人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为了全款买房,几年内要凭空还出上百万,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还是压力山大的。有的人采取的房抵贷还款模式是前5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这样的还贷压力自己还能承受,至于5年后,说不定房价都已经翻倍了,到时把房子卖了就能轻松还贷。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基础上的,说白了这还是一种赌徒心态。
这几年,中国的房价让传统经济理论黯然失色。很多胆子大敢炒房的,已经赌赢了,成了傲视群雄的人生大赢家。只要房价上涨的预期还在,他们仍然不会收手,会依然赌下去,直到赌输了为止。
现在一二线楼市被严格调控,已经出现了房价横盘滞涨的苗头,未来三四线城市房价很可能也会横盘,甚至掉头向下。
如果房价真的开始往下走了,或者仅仅是不涨了,或者每年的涨幅没有超过你的贷款利率……对你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亏损……
而且如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外国央行纷纷加息,中国很可能也会再次跟进,进行变相楼市加息。
如果未来3年再加息1%,生活中的财务问题将会越来越明显。一旦房价不涨了,那么也就意味着流动性将大量丧失,你的房子卖不掉的话,可就要实实在在去还银行的贷款了,如果还不上,老房子可能就会被银行收走。
海通证券报告显示,2017年前七个月,居民房贷基本上停止了增长,但是居民短期贷款飙升至1.06万亿,同比激增7500亿。前七个月居民商业贷款总量达到4.3万亿,同比上升27%。
这应该是地产市场依旧繁荣的根本原因,居民还在疯狂加杠杆。也许还等不到未来加息给你致命一击,全款买房刚火起来,央行的监管就来了。
最近,央行已经盯上了各种消费贷业务。深圳、北京两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个别银行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
广发银行深圳奥林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昨日下发的通知要求个人消费贷产品的最长期限由30年缩短到5年。
所以,不管短期消费贷,还是长期消费贷,或是信用卡套现异动,在未来肯定要加强审核了。
原来你还等着3年以后房价上涨,可问题是,如果中途银行为了配合监管要求要求你提前还贷怎么办?
全款买房看起来很美好,原来你以为这是一条实现财富弯道超车的捷径,但现在你要小心了,这有可能是一条把你拖下万丈深渊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