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开始转凉了,用了一个大晚上,将衣橱进行了换季清理,也清理了一大袋上季不太合适的衣服,准备明天捐到楼下的衣物箱。老妈看见了,又按往常一样,唠叨了几句我的浪费后,拎着一大袋去了她的房间,说是明天再分拣一下,看看哪些是真的没用才去扔掉。
因为跟父母一起住,平时类似的情况,真的经常会出现,所以到现在,过季的衣服啊、孩子小时候的玩具啊、平时孩子兴趣班画画的练习和作业啊,还有很多很多旧物,在家里越堆越多,杂物房已经堆不下了,就霸占了房间的一些不起眼的角落。 以前最开始看断舍离那本书的时候,心里真的想把眼下不再用的、用不到的东西,都清掉,不想再因为舍不得、可惜、还没坏等等原因,耗神、占空间、花费时间去整理和保管。断舍离的原则很简单,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只保留最适合的,而不是考量物品的功能性。通过断舍离,我们慢慢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着舒适清爽的生活。
但这些都是理论和他国的文化,在我们社会里,在我们家,没那么简单,每一件旧物,都有很多经历,都有我们的情感,对父母来讲,更是这样。渐渐地,我也发现,真正适合我们的,是去闲置保管它,不要花精力,把真正的垃圾扔掉,眼下用的,分类保管,其他的,就闲置地保管起来,不用花精力,就是静静地保管它。
所以,当我们接触到一种理论,并不能一味照搬,所有的理论,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掌握生活的技能,理论是为了创造幸福感的,辩证地使用,才是吸收理论的正确之路。做不到断舍离,就学会删存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