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帮助你。只有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里尔克的这句话让久未下雨的眼睛下雨了。这大抵是灵魂之间的共振,情感的共情吧。
最近遇到很多烦心事,工作、生活、梦想之间的差距交缠于心,情绪低落,深感难过,于是我去书中找动力,找开导心灵的药方。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现在它来了,我不能排解你的苦恼,我只能劝你去想一想,是不是一切职业都是这样,向个人尽是无理的要求,尽是敌意,它同样也饱受了许多低声忍气、不满于那枯燥的职责的人们的憎恶。”是啊,我从未想过我的工作,如果它也有感知和灵魂,如若我这般对待它,它应该会难过。于是我知道我与工作之间应该是相互成长,彼此成就,携手共进的关系。选择,就应该认真对待。
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中说:“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在数不清的变数之中,一个不变的主题是:日子还要继续过。也许你今天正经历着大喜或大悲,但明天你的生活还是要回到正常的轨道——你的生活还要继续向前。不为物喜,不以己悲;悲不失体,乐不忘形——宠辱不惊,才能活得更好。”多么简单的道理:无论经历过大喜或者大悲,日子还要继续,还要管好自己的胃,守住自己的梦想。不能让情绪待在一个地方,也不能把心留在一件事情之上。一旦思绪紊乱,想要做的事情就变得不那么从心从脑了。
黑塞在《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中说:“明天会怎样,明天?乐事不多,会有担忧、悲伤,头颅会沉下,酒会洒到一旁,你该活在今天,在美好的今朝!”是啊,昨天已去,明天未来,只有今天才在我的手里,过好每一刻才是我应该做的。
每翻一本书,每读一句话,深感人生如若没有精神食粮,那该是多么的无趣和悲凉。好在在里尔克、在黑塞、在加缪、在巴金、在曹雪芹,在很多很多作者的书中,让我在每次难过和失望背后,想想还有那么多书陪伴着我,斗志满满。
一句话足以抚慰一颗受伤的心,激励一颗向上的心。那么今天我就想分享黑塞的一本书《诗话人生:黑塞诗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家:赫尔曼·黑塞
内容介绍:黑塞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晚年的思想人生。每个阶段心理变化,体现在作品里面,尤其是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把人生现状和未来美好思考得很透彻。读他的诗集,思考自己的人生,感觉处处都有光。
寻找内心的安宁
谁都会有失意人生和难以言说的自我纠结,但是黑暗是短暂的,光明在下一刻,守住此刻的坚定。他说“纵然痛苦,我爱心依旧,仍要生存于这发疯的世界中。”;他还说“世上所有的书籍,不会带给你幸运,它们会悄悄引你回归到自己。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那里有太阳、月亮和星星,因为光明为你所追寻,它也便在你那里。”
向往乡村生活的宁静
他希望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嚣”,在穷乡僻壤里有个自己的“意大利窝”。乡村和宁静是我一直所追求的,那里有人间烟火,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情世故。希望经历俗世回归乡村,过自己的诗意人生。
成长的代价和感悟
每个阶段写的诗,每个阶段的心情,每个阶段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少年时,“那里定有幸福,将我等待。是我把它留在了那方。”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坐在书堆前做自己的作家梦。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青年时,“心啊,做好准备!远方兄弟在呼唤,唤你走出此刻黑暗,走上金色台阶。”远行去追逐自己的“智慧人生”。
中年篇,“做出友好姿态,将精神呼吸,那是一个谕旨,一个引导,让你站得高些或者更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即使令你压抑,也要姿态友好。
晚年篇,“愿望吧!爱吧!希冀吧!世界又重新归属于你们。”愿世界和平,这是人类最大的呼喊,黑塞亦如此。为战争感到羞耻,但又不放弃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希望,坚信我们终将创作新的世界终将用爱创作属于我们的新的世界。
“他们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时间,时间。”人到了某个年纪,希望老去的时间能够慢点,等等追逐的心,等待干瘪的灵魂,等待空空的口袋······对时间的呼喊,是对某种不满足的追求与希冀。
拼搏和漂泊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希望你每天晚上“不要将阴影带上床头,要让心灵驱走所有的忧虑,让它保持童稚,远远休憩。”,愿你面对失意和难过的时候,鼓足勇气对生活说“嘿!你给我走开,现世的苦难噩梦!”
“生命若有重心,所有的力量将从中散发。”愿你能够找到自己的重心,然后冲破黑暗迎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