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有个性的一本书。
因为这本书除了12个章节的大标题之外,每一章都没有小标题,没有黑体字,所以你不读就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大卫·爱泼斯坦,他曾在TED发表过一个演讲(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很容易搜到),过早实现术业专攻并不意味着成功,这个标题正好了这本书的主题 “成为通才” 相契合。
这本书的事例比较多,一章中有80%以上都是事例,因此想找到重点其实也并不难。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每章的主要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引言部分:
这一部分列举了两位体坛明星的成材经历,一位是高尔夫界的老虎.伍兹;一位是网球界的费德勒,他们虽然都是大咖,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成材路径却截然不同。
老虎.伍兹是那种从很小开始就练习高尔夫球的孩子,与大多数家长一样,他的父母从他还不到1岁的时候,就觉得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两岁时伍兹就上了电视,三岁时他的父亲就给他规划了未来,四岁时开始上专业的高尔夫课,8岁时第一次战胜了自己的父亲,上大学前伍兹就已经名声大嗓.
而费德勒则不同,虽然他的妈妈是网球教练,但她从不主动强迫孩子一定要从很小起就要"赢在起跑线上", 或必须要借助自己的先天优势练网球, 相反地他的父母每周末都带他去疯玩一通,比如滑雪,摔跤,游泳,滑板,篮球,以及各种球类,大大小小的运动他都接触过,具备了高超的运动天赋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费德勒发现自己对球类很感兴趣。在他青春期的时候,他的父母不仅不会督促他练网球,还会故意让他远离,这让孩子的好奇越来越强,而且他开始从事网球,而且打得越来越好。
两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挑战了权威的“1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法则。
被我们一直奉为天理的“尽早起步,精准练习”,可能并不能获得绝对的优势。
相反,那些现在在成为各行业精英的人,一开始并没有在刻意练习上花费很多的时间,他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并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偏好,再选择在一某各领域上进行专业化的练习。
因此无论是训练技能还是体育项目都不需要在开始阶段就确定一个特定的领域,这也同样适用于找工作,那些比较晚开始专业化工作的人,找到的工作更适合他们自己的技能和个性。
因此,在投身专业化之前,不要给自己设限,而是需要多范围多角度地进行尝试,慢慢积累那些持续性的知识,扩大自己的体验和见识,不断地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领域后再开始专业化。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护广度,学习多样化经验,跨学科思考和晚一步专业化所带来的利益和优势。
今天先到这里,本书其它重点部分陆续更新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