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通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知识博学多闻,用礼仪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出现叛经离道了。”
【学究】
教育总归有目的,孔子这样坚持不断去传播仁德,讲究礼仪,为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不要出现离经叛道这样的小人行为。
如何做到不出现这样的窘态呢?就是一个有德之人不但要学识渊博,更要懂得礼仪之道,只有德才兼备才会阻止这样现象发生。
人与人相处,难的是如何区分,那就需要知识的积累;易的是无所求,那就需要懂得礼仪。孔子分两点来说,至少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就能做到,社会也就不那么复杂了。
【原文】(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无厌之!”
【通译】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对天发誓:“如果我作出违背礼仪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学究】
卫国灵公夫人南子,当时左右朝政,而且淫乱,是大家公认失德之人,可是孔子却要去见他,作为弟子的子路怕老师出现差错,落下八卦新闻,而又不能阻止老师,所以不高兴了。
于是孔子拿手指指着天,对天发誓说,我只是去干正事,绝不会和南子这个女人有感情瓜葛,如果有的话,就会天打五雷轰。这是毒逝,可见孔子也有不得已的时候。对天发誓从孔子年代就有了这样的做法,只是现在很多人也经常这样,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原文】(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通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仁德,已经是最高境界了吧!大家缺乏这种仁德已经很久了。”
【学究】
孔子终于在《论语》中明确提到中庸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仁德礼仪。那是儒家最究竟的思想,形而上的哲学,根本的修行目标,也是儒学思想始终不偏的传播准则。可是这样的仁德礼仪在民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是孔子的忧患意识。至于中庸之道为何?在《中庸》中详细描述,不在这样多费笔墨。致中和,儒学思想因此而有了根。
【原文】(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通译】
子贡说:“如果有这样乐施于民而能救济大家的人,你怎么看?是不是可以说是仁德了?”孔子回答说:“任何事都做到仁德,那必定是圣人,即便尧舜也无法赶超。所以说仁德之人,一定是自己独立而帮助他人独立,自己发达而帮助他人发达。能和自己需要做对比,可以说是仁德的最好方法。”
【学究】
通过子贡提问和孔子回答,在这里把仁德提高到实践标准来。也就是自己做好了还帮助他人最好,自己发达了也帮他人发达,凡事都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最高人生格局,即便尧舜也无法比及。
《雍也》最后一下子把仁德拉到最高的礼仪标准,也把人的格局拉到了最高点,与道及天下比肩,与佛度天下一切众生殊途同归。孔子能有今天这样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就在于自己已经胸怀天下,做到无我境界,必定是圣人呈世。
《雍也》始于仁德,终于仁德,提及中庸之道,提倡文质思想,培养仁德,做到“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的究竟目标。华美而流畅,经典无及左右,顿悟之感瞬间,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