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丽5月23日瑜伽培训学习总结
一:今日学习
体能训练+开肩,静坐,练习体式的益处,骨
二:练习感受
体能斜板能超过2.5分钟,登山跑有点不标准。开肩的体式还不熟悉,练习完后背部没有像上一次课那样马上火辣辣的酸胀。
三:今日学习要点
一,静坐
1,环境要求: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保持室温和通风,尽量安静,静坐可以增加人和大自然的沟通能力。
2,静坐初期的现象和方法:
静坐之初,很多人会出现头晕,心烦意乱,腿麻,困乏等现象,着急希望对静坐的进程和方法得到更好的指导。
遇到这样的情况要继续坚持,先从3分钟开始,再到坐5分钟,10分钟,慢慢延长时间,让身体习惯和适应。
3,静坐的姿势要求
可以采取舒服的瑜伽坐姿,膝盖紧张的朋友也可以在臀部垫一块砖块坐着。双手相叠,拇指轻触做禅式手印放在身前。下巴微收,舌尖抵住上颚,眼睛可以闭上。
要保持膝盖温暖,天气凉时可以放一张毯子。
4,静坐的心路历程: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有所得。
静坐时察觉到自己的意念偏了,要把它抓回来,放在静坐上,放在呼吸上。
5,有关冥想
冥想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来完成的。
二,练习体式的益处
1,柔韧性体式:可以增强身体活动功能,减少肌肉受伤机会,关节血液和营养的供应,减少肌肉的酸痛,减轻下背部疼痛的发生。
2,力量性体式
增强身体力量,释放能量让大脑放松,骨密度增加。
3,平衡性体式
增进记忆力。治疗失眠是注意力集中,敏锐,提高身体的敏感度。
4,倒立性体式
刺激内分泌,使其正常运动,净化血液,消除疲劳,红细胞数量也会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增加,有助于改善肤色,提升下坠的肌肉等。
三,运动系统,骨
人体共有206块大小骨骼,可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其中躯干骨51块,颅骨29块,包括听小骨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
1,长骨:两段鼓起,中间呈管状。
2,短骨:形似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连接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附骨。
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胸膛起保护作用,去颅骨和肋骨。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人体骨的构成
脊椎:整天脊椎由33块骨骼组成,其中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还有5块骶骨和尾骨。
胸廓骨:包括12对肋骨和1块胸骨。每一肋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
颅骨:位于颅的上后方。
面颅:位于颅的前下方。
上肢骨:属于附肢骨的一部分,分成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
上肢带:由成对的锁骨和肩胛骨组成。
自由上肢骨:一侧由1块上臂骨,2块前臂骨,8块腕骨,5块掌骨和14块指骨组成。
上臂骨:肱骨,是上臂最长最大的一块骨。
桡骨:上臂外侧骨。
下肢骨:包括下肢带和自由下肢骨。
下肢带:髂骨,坐骨,耻骨。
自由下肢骨:一侧由1块大腿骨,1块膝盖骨,2块小腿骨,7块跗骨,5块跖骨,14块趾骨组成。
股骨:人体最长最大的骨。
髌骨:位于膝盖上。
胫骨和腓骨:位于小腿上。
儿童少年骨有机物含量比成人多,因而决定了儿童少年的骨富有弹性,可塑性大,不易骨折,但稳固性差,承受压力和张力不如成人,在过大过过长的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弯曲和变形。
四:今日学习总结
继续练习,体能要一直练习才一直保持。瑜伽是一项适合从现在开始,坚持到老的运动,要让自己的肌肉有力量,让身体有力量,这是我的日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