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的学生们的分享,我感想颇多,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听了老师的课:我忽然明白了,万事开头难,没有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教育改革永远不会停止。
自信阳光,大胆发言。在乡村,自信阳光的孩子不多,能够自信阳光一点的孩子通常都是父母在家里在身边的。许多留守的孩子都是怯懦的,他们害怕和老师交流,害怕回答老师问题,害怕课堂上表现自己,能够积极表现自己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哪些父母是经常在孩子身边,看孩子的行为习惯也能看出来。
对于乡村教育的定位,大山,贫穷,留守儿童,教学条件艰苦等这些标签,看到这些标签我很不开心的,但确实事实。同时我怪自己,怪自己在教书岗位上的这两年没有改变,没有全心全意的为乡村孩子的思考,怪自己对互联网,对外界的知识讯息了解的少,给自己来到互加学习的时间太晚。
我渴望我村小的孩子们也能拥有这些标签:学生有适应未来的能力,能够利用课堂,链接资源,打开教室的围墙,打通教学的边界等。我想要为我的孩子们赢得这些标签,那么我这个村小老师就应该努力。为此,将思考我下学期的教学模式:
首先,培养学生自信阳光,大胆发言。把班级的同学分小组进行,让同学充分发挥个人特点。选出五个小组长,由较为活跃的同学担当。因为较为活跃的同学可以先带着内向羞涩的同学进行小组学习,通过讨论,让他们有参与感,调动后进生得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村小培养小讲师。虽然今天分享的都是初级中学的孩子们。但是我想也许我下学期可以在村小实践一下小小老师,锻炼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村小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虽然没有ipad,没有手机,没有班班通,但是可以用课文的内容,思考的的问题可以用本子来写。
再次,把课堂交给学生。把一些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村小的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们大胆发言,超越自我的能力。让村小的孩子尽可能的多了解现在先进的教学模式。让他们以后走出大山时对外面得新模式不那么陌生胆怯。
最后,思考对于“放手”的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一点“课堂乱了”,二三年级的小学生,自制力差,老师要想完全“放手”我想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我可以采用“半放手”的方式,我只监督课堂纪律,适当参与课堂引导,主体还是学生自己完成。第二点“问题多了”,参照凉水进中学的培训方法,先精心培养五个小讲师,让他们先课前预习,提出问题,我再给他们指导。着重先锻炼他们走上讲台的勇气。第三点“精力不够”。我们村小比较偏远,所以每个班只有二十多个同学,组织起来也才有四五个小组,所以在精力方面应该能够应付过来。
希望村小的孩子们能有所成长,有迎接未来的能力,能在有限的条件里,创造无限的成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