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曾各录其著作《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砭愚》和《订顽》,分别悬挂于学堂东、西两牗,作为座右铭。程颐见后,将《砭愚》改称《东铭》、《订顽》改称《西铭》。程颐对《西铭》推崇备至,甚至将之与《论语》《孟子》等经典相提并论,他称赞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
《西铭》为人们安身立命之道的确立构筑了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为社会理想蓝图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弘阔的境界。直到今天,这篇铭文所描述的价值理想,所展现的人生追求,仍然有着积极而丰富的意义。
张载以社会现实为终极关怀,他所要继承的,是以孔孟六经为代表的儒学价值观,他所要确立的,是以博大胸襟关怀社会、关注民生的现世主义。孔子道“仁”,孟子言“善”,张载则认为“仁”是人的价值本性,提倡以“仁”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是张载对孔子仁学和孟子性善论的综合发展。在张载看来,“仁”并不仅仅意味着对与自我有亲缘关系之人的孝悌友爱,而是对包括自我、家庭、社会、自然等所有存在的无限的、普遍的关爱,将这种源于自然、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推及社会中所有人乃至宇宙万物,是张载价值理念的基本取向。
张载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是我的父亲,地是我的母亲,人都是天地所生,禀受天地之气而成性,其在宇宙间是很渺小的,和万物一样生存于天地之间。阴阳二气构成了人的身体,“太虚”之气规定了人善良的本性。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地间的人和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所以,我们对他人均应像兄弟一样去对待,对万物也应像对对人一样去关爱。
在张载看来,天地之所以是我们的父母,世间民众都是我们的兄弟,万物都是我们的同伴,就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因气化而有生,禀同气而成性。他认为万物禀赋的气决定了人性和万物之性。这样,从禀赋之气所承载的价值意义上说,所有的人与与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共享应有的公平。由此就必须以“民胞物与”的态度,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
作为每一生命个体的人,既生于天地间,就必须自觉地“与天地合其徳,与日月合其明”,所以都应该尽自己的伦理责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对他人尽忠,对亲人尽孝,同时也要以仁爱的德性,关爱社会上生存状况各异的族群,特别要关爱那些弱势群体。所以,张载在《西铭》中接着说:“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凡天下疲癃残疾、孤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强调既要尊长慈幼,还要把天下残疾孤苦、受苦受难、无处申告的弱势群体,都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
同样,要以仁爱的德性对待宇宙间的万物,将其视为人类的同伴而平等地予以关照。既如此,就要引物为同类,秉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而不应为了自身的生存无限度地征服自然,甚至以牺牲其他物类的生存为代价。人应该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天地万物,这是以一种更高远的视角去看待世间,目的在于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存在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按照张载的观点,天地之性是人产生、存在的根据。作为宇宙中的人,其存在意义就在于:一方面,与万物一样完整的体现天地之性;另一方面,作为万物中最优秀者,人能够体察自身本性,觉悟天地之性,并扩充自己本性,以至于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
张载在其《经学理窟》中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质言之,教育应诱发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自觉,有尊严地实现自我的道德感,实践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人文价值理想。张载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实现人性可成就的美德,活出人的生命意义和崇高价值,他说:“学者当须立人之性。仁者,人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学者学所以为人。”
秉承张子之教,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有这样一种理念: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人是三重存在: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精神的存在。
学生作为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的个体,自然也是三重存在。因此,“学生”意味着:他要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他还要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他更要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
我们不仅要呵护学生之自然生命,为学生创造清新自然、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与生活空间,教会学生生存技能,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坚实、良好的生存基础;还要不断地完善学生之社会生命,培养学生同情之心、关爱之心,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差异、懂得欣赏他人、学会合作、学会沟通与交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人不应该仅仅爱自己,也要爱他人、爱社会,要将善意投注在他人身上;另外,更要启迪学生之精神生命,使学生的生命充满智慧和激情,发扬“天地之性”,践行人的价值使命。(18.8.26《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