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怎样和孩子正确沟通是大多父母头疼的问题。向大家推荐美国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Erica Reischer)在她的畅销书《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的几点建议,以及用话语安抚和引导孩子的几种说话方式。希望对于大家在营造良好家庭关系起到一定帮助。
第三,只向孩子客观描述后果。
客观描述后果,这里其实指你客观的看待这件事情并与孩子分享你的知识和经验,但并不坚持要求他们做出和你一样相同的行为选择。只是将事实展现出来,并没有指导行为,而是让孩子学会自主去思考、分辨和判断。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每一次思考、判断和选择过程中都是孩子价值观的建立过程,通过这样一件件的小事情的学习积累他会树立自我的价值取向,甚至影响整个人生的目标方向。
例如孩子正在对自己一款玩具着迷的时候,就是去购物他也会希望能带着它一起去,甚至会向别人或者别的孩子展示自己的心爱之物。作为父母你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这么说:“你带着它去商场购物,那里的人太多啦,你的玩具有意义学习可能会被人碰坏。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带它去的时候,但是至于带不带它你自己决定吧。”既客观描述了后果,又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同时,它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孩子的逆反情绪最小化,给孩子自我掌控的空间,提升孩子在自控力方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