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与孩子、爱人、家人、同事以及更多人的相处过程中,我本来是抱着”为对方好“的心态去说一些话、做一些事,但结果不佳。我因此而烦恼,这让我纠结,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1,他(她)为什么不接受我的好意?
2,他(她)为什么不理解我呢?
3,他(她)怎么了?
4,我的方向是不是错了?
5,我做事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找了很久,才慢慢发现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人,而在自身。
刚开始,我认为我在做事的过程中,看起来是”无所求的为他人好“,但依然是有所求的,这个”所求“从图自身利,渐渐转化为”希望他人好的执念”,这种执念会导致行为方式出现偏差。而当我放下这种“执念”去做事时,会更轻松,更不会因为目标没达成而烦恼。
道理似乎都懂,但落到具体事上,还是常陷入纠结。既然是“希望他人好”,为什么会有“执念”,为什么会纠结呢?这个问题又困扰我许久。
后来又经历了一些事,我才发现,自己所谓的"希望他人好"并不纯粹,看起来是希望他人好,但其中依然隐蔽的参杂了自身的欲望,只不过这种自身欲望被“为他人好”的美丽外衣包裹着,让我看不清自己。
直到一次次碰壁后自省,我看到了“我不开心时”,内心深处那细如发丝的念头、以及由念头引发的欲望、还有欲求不得带来表象----情绪。
果然!外在人事物带来的问题,都逃不过自身的念头、欲望以及情绪的裹挟。
当我不开心时,一定是“我”出了问题。
所以,那些“为他人好”带来的烦恼,多源于自身“动机不纯”,这个“不纯”是指并非100%只为对方,而是其中参杂“自利”的成分,但我却看不到他们。就像身体明明很痛,但找不到病灶一样。或者隐隐有自知,但却又不愿面对而自欺。
因为自欺,必然再被人、被生活所欺,这就是因果和轮回。
“心纯见真”,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四个字,真正能做“心纯”者,即“真人”,即使对至亲,也难做到这点,尚需长期修炼。
修炼从哪儿开始?
1,通过反省,先学会看见自己的自私;
2,明确“看见”的意义,鼓起勇气,看见后不自欺,诚恳面对并改过。
3,如何改过?前面的反省和看见过程,本身就是改过的一部分,持续去做,便会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