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今天想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在他前言部分的一句话:“你如果想知道加法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就问自己一件事——你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忙碌了?”(这可太应景了啊大兄弟)所以,我肯定会把这本书听完。
what
书里讲到的东西很多,这里梳理以下几点特别有趣但有很有意义的东西:
1.斜桥实验
我想拿这个实验试一次我们班小朋友是不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加和减的结果是三倍的关系。
2.关于做科学的一个观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于科学的态度要放得开更要谨慎,让数据说话这事放孩子身上更具说服力。
3.宜家效应
意思是说宜家很多人买回来的家具却很少收到投诉什么质量不好啊有问题啊等等...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家具是我们自己组装的,可能它质量真不一定有多好,但是我们投入了心血,这个家具它就不一样了。
4.沉没成本
这个概念其实来自于经济学,它是指在一件事上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等,这些是已经失去且无法挽回的成本,所以,不是那件事可贵,而是浪费的成本可贵。而沉没成本的反面是,及时止损。
5.心智带宽
心智的容量,我感觉好像也可以理解为思维的宽度(即同一时间处理多个事件的能力)
HOW
今天知晓了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并且被打动:“我因为太忙,所以没法把这封信写的更短”。
在保持满意度的前提下怎么做减法呢?
1.信息墨水比
传达的内容越简短越好。
2.减至激发出喜悦为止
例如整理家里的物品“断舍离”以后产生的心流——我下周打算先断舍离家里多余的衣服。(断舍离对于我们幼教老师来说太难了!!做环创的弄区角的都懂...)
3.对减法进行转换
把那些自己或他人不喜欢听得的词变成大家或自己容易听得词。
最后
Less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