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很好的描述了系统思考的全貌。
三个维度:自我(精神系统),他人(社会系统),大自然(生态系统)
关注力在哪里,个人意识在不同系统中呈现不同的行为。关注力放在自己,自我格局就小,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微观,中观,宏观,世界观。
在微观上,聆听自己的方式是惯性思维。
在跟他人谈话沟通上,是客套遵从。
在宏观组织中,倾向于我说了算。
在世界观协作中,体现的是下指令,集权出现。
关注力越往上走,格局越大,在自我他人社会的关系中越能伸展,越能活出真实的自我,越能发掘个人潜力。
Huang:
我目前是從系統動力學的角度,以及微觀的那一欄來切入。
在一群人要一起解決複雜議題的情境裡,從單一事件、辨識長期行為趨勢,一直到建構系統模型(不論是CLD或是Stock-and-flow diagram),都是處在「打開思維/事實」的階段。
當一群人繼續往下深挖,就會開始探索潛藏在系統之下的心智模式,包括假設、價值觀,並且分享彼此在這個系統中的內心掙扎。此時我把這階段界定為「打開心靈/同理」。
當這群人都了解整個系統的外在(可見的世界)與內在(不可見的世界),就可以進入到let go and let come的階段,也就是「打開意志/生成」。此時系統中的不同利害關係人,一同感知「我們希望可以在這個系統看到什麼樣的未來」、讓靈感湧現。
接下來就會是進入U的上升段,集結靈感(crystallization),快速的塑形(rapid prototyping),形成改變系統的初步戰略構想,然後測試、評估,直到找到一個比較可行的戰略後,就是擴大規模(scaling up)來實行。
這樣就完成一次U的週期。
但是我必須承認我說的這些並沒有把宏觀與世界觀的部分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