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与自己对话,我会时不时地给自己写一封信,写写当下,写写对未来的期许与鼓励……
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会把原本emo的我给写到烟消云散,有时候突然想起来回顾以前的信,即便是不同时空不同事件,也能秒被安慰。
如果只是好奇以前写的内容,不仅能再次感同身受,而且还总是会被一遍又一遍地感动……除了随时写的一封信,每年元旦我也都会写一封,如果刚好本子不在,也至少每年会有一封,已经不经意间坚持7年啦。
也要学会和不开心共处,情绪有周期,或许低落也有价值,就算找不到低落的价值,也不要太在意它,坚持做该做的事,适当休息,不要责怪自己,充满希望,相信会好起来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不执着悲伤,不强求快乐,活在当下。
一击要害箭,望能拔云睹日。______一个被烟草控制反复折磨的人。
刚才在开车回家的路上emo了好久,眼泪不争气的流下,我感觉自己总是给自己过意不去,非要去证明一些什么。大家都说的看破不说破,可是,我总想去直视这个令人不堪的场面,让自己心碎到不能自已,抱一抱刚才那个心碎的自己吧,看了楼主写的文字,有了温暖的力量。
因不喜情景中自我的表现,进而不愿再见到某某某人。
原来不是因为某某做了什么令人生厌的举动,而只是因为不喜自我的表现,就自动归因于他人,产生了不愿见某人的想法。
其实自我不愿见到的是曾经情景中自我的表现,进而不愿见到那个能勾起自我不喜感受的某人。
反复观察反复认识自我,这时自我发现不喜的是情景中的自我掌控。
因情景中自我无处安放,而产生的找补安放多余动作;又想面面俱到,伴随而来的是什么都做不好;最后想一静了事,却选错了静的地点。到末了自我越发不喜情景中的自我,越不想回首。
但恰是越不想回想的事更要一遍遍回想,找到问题所在,想出对应的解决之法,再回去一遍遍实践,直到它变成你的潜意识反应,潜意识动作,自然而然地出在在需要时刻。此时自我不再逃避曾不喜的某人,不再远离不喜的场景,而是从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慢慢收货自己的所需所求。
久了自我发现,原来自我是需要像观察他人一样观察自我;原来自我也是需要像认识想认识的人一样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