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呼建荣,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分享1264天

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收获,第一部  死亡

第五章死亡与心理治疗

死亡的现实对心理治疗是重要的,这体现在两个明确的方面:觉察死亡作为一种“边界处境”可能使生命观发生彻底的转变;死亡是焦虑的基本来源。

死亡是一种边界处境

“边界处境”是指一个事件、一种经济的体验,迫使人面对自己存在于世的“处境”。

虽然肉体的死亡可以毁灭一个人,但是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他。死亡的觉察使人脱离对琐事的关心,为生命提供深入、强烈而完全不同的观点。

面对死亡与个人改变:作用的机制

癌症治愈神经症。不是悲观的将死亡看成生命痛苦的终结,而是乐观的认识到对死亡的预见能使人的生命观更加丰富。觉得面对乃至战胜自己的死亡恐惧时,其他一切恐惧变得微不足道,他从中体验到强大的自我控制感。

生命无法拖延。即便是在回顾既往生活的那一刻,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依然在体验着、在生活着。永恒的时态是当下,而非未来。一个没有“活着”的人恰恰是最害怕死亡的人。

死亡提醒我们生命无法拖延。它也提醒我们还有时间。

生活盘点你的福气。如果你学会如何生活,就会深思死亡,不要被病态的死亡观念所支配,而要在死亡的背景下体会生命,从而使生命变得自觉、生活变得更丰富。死亡提供的黑暗背景使细致的生命之色更为纯粹。

去认同。焦虑是人们觉察到某种对生存构成威胁的危险时发出的信号。

许多人在事业或其他属性受到危险时,变得过分紧张。他们相当于认同“我就是我的事业或者我就等于我的性吸引力”。治疗师想要说:“不,你不是你的事业”,你不等于你健美的身体,你不是母亲、父亲、智者或永远的照顾者。你是你自己,你的核心特质。

试图通过让人们系统的想象去除自己的身体、情绪、欲望,最后是思维,帮助人们达到“纯粹自我意念的核心”。

能够接受这些限制,在说“我做不到”时,不再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没有用处。然后,他把能量转向其他所能及的表现形式。完成个人和专业上的未竟之事,去除自己的能量和影响的认同,认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些之外,事实上是存在于一切特质之外。

去认同是一种明显并且存在已久的改变机制。在禁欲主义的传统中,长久以来都有着超越物质和社会属性的观念。对死亡的觉察促进了观点的改变,并使人能够区分核心和附属品:重新投身于核心而脱离其他。

日常心理治疗中的死亡觉察

如果我们心理治疗师接受这样一种观点,个体对死亡的觉察能够催生个人改变的过程,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促进病人对死亡的觉察。治疗师可以利用许多结构化的练习来模拟与死亡的相遇。

治疗师不需要让病人体验死亡,而仅仅需要去帮助病人认识到死亡是无所不在的,就在身边。

如果治疗师敏锐地对各种情况加以强调,它们都能增加病人对自身问题的存在主义维度的觉察,因为有些人能够在经历悲剧后发生重大的成长。

他人的死亡与存在的觉察。永远不要询问丧钟在为谁而鸣。它正是为你鸣响的。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失去子女常常是最痛苦的丧失,要同时哀悼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

对于父母而言,丧失子女还有另外一个不详的含意。他预示着他们重要的永存计划失败了:他们不会被人铭记在心,他们的种子不会在未来生根。

重大事件。任何挑战病人世界观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治疗师的支点,用以撬开病人的防御,使他看到生命存在的内部。只有移除掉对死亡焦虑的防御,我们才能完全明白这些防御的内涵。

对于某些病人来说,对关系作出承诺比关系的结束更像一种边界处境。承诺带有有限的意味,许多人不满足于长久的关系,因为那将意味着“如此而已”,不再有更多的可能性,不再有不断进取的辉煌梦想。

常见的重要日子,比如生日和周年纪念日也是治疗师有效的工具。

每一个焦虑的梦,都是死亡的梦;可怕的幻想,包括像陌生人破门而入之类的主题,对他们进行探索,总是引出死亡恐惧。严重的疾病是非常有效的催化剂,治疗师绝对不应该错过探究的机会。

增加死亡觉察的人为帮助

尽管有大量自然发生的事件提醒着死亡的存在,可是治疗师经常找不到足够有力的事件来冲破病人时刻保持警觉的否认。于是许多治疗师试图运用生动的技巧使病人与死亡面对面。

与临终者互动

日常心理治疗病人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团体的观察。

在我们的治疗中,苏珊在经历一段深度抑郁的时期之后,开始逐步探索自己原有主动性的感觉,而不是一直以来他对限刷的反应。他感觉到他的愤怒(深刻,强大,鲜明的愤怒);他感觉到他的悲伤(并不是因为失去了丈夫,而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丧失了自己);他对自己过去所容忍的一切约束感到愤慨。

把面临死亡的病人引入日常心理治疗团体。

自我暴露是心理治疗的要素(在团体治疗中,一点也不比在个别治疗中次要)。在自我坦露的同时,不让成员把自我坦露体验为强制性的忏悔,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每个成员而言,可以团体会发展成社会的缩影。每一个人与团体中其他成员互动的方式迟早会变得和他在团体之外与人互动的方式一样;每个成员会展现出自己的特征性人际小环境。

当一个人保有重要秘密时,就倾向于全面的自我限制。这个怀有秘密的人,不仅要隐瞒秘密的核心部分,同时也会小心翼翼的避开一切可能引向这个秘密的话题。

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内心世界,所以探究对相同刺激的不同反应,常常在治疗中带来很大的收获。一位年纪较大的成员懊悔自己“浪费”了生命:许多错过的机会,许多未去发展的潜在友谊,许多没去利用的职业能力。他并非是曾经浪费生命,在他后悔自己浪费生命的时候,他恰恰是“正在浪费”生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