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两遍耕山夫的《如意·世故人情7:内外》,作者和仲夏凌霄的对话,心里一堆东西,反倒说不出来了。
读别人的文章,想自己的感受。
大观园中那些女人们,让人喜欢钦佩的几乎都是靠自己的主儿。
贾母自不必说,一大家子的主心骨,内心宽厚,中正。
凤姐,人际关系高手,善于找靠山,知道要讨好谁,但她也受老太太喜欢,真是了不得的本事。
探春个性独立明媚,做事有分寸。
黛玉努力靠自己,却终归是拗不过气运。
我想到了我家,我妈是那种自己认为正确的,就会坚持。对外,她热情,乐于助人,很刚。如果被说有错,常常几个问题把别人问的哑口无言,但很受欢迎。
我爸和我妈类似,只是不会通过问问题证住别人。
到了家里,我妈一点不让,我爸说她不对的地方,针尖对麦芒,还回去。
我爸则不同啦,在家里,你还不听我的,我也说不过你。好,直接开骂,黑脸,试图从气势上压倒我妈。
但基本没用,我妈从来不吃这一套。你骂你的,我做我的。我认为对的,我坚持做,就是和你硬面刚。
所以我就糊涂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爸的弟弟,我二大家,二妈就是个嬉皮笑脸的,但被二大宠的像个宝。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想,要是我妈能有那么点儿嬉皮笑脸就好了啊。
所以我对于人际关系,只有害怕头疼的份儿。看不出别人在经受什么,也更不知道如何处理。自个心里常常左冲右突,无法站稳。
不知道是该维持自己的立场,还是听对方的,常常就会呆住。
心里眼热别人说说笑笑,好不开心,嘴上说不出来。脸上都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微笑,什么时候都微笑,微笑着孤独。
仲夏凌霄的话我觉得噼里啪啦,脆脆响,活脱脱一个热辣辣的人。活出了自己,真是热烈绽放的模样,我真心好喜欢。
你活出了李雪、武志红老师等人说的,活出自己。
我则是慢慢走在绽放的路上,慢慢亮出自己。
耕山夫就让我觉得吃惊多过其他,因为父亲这个我最亲近的男性,给我的感觉是,他似乎情理不通。所以私以为,男性多是不通情理的。
虽然二大是个人际高手,但到底我没有怎么和他说很多的话,不知道他怎么处事为人的。
你能看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个人的性格,心怀悲悯,我是真的没有想到。
因为我父亲身上,从来木有细说关系的部分,什么事,一顿黑脸,厉声责骂就好了。
其实这样说,也不确切。
我是现在才知道他也有好好说话,情理很通的时候。但这已是我这么大了才见到的,估计我小时候他大概率也是这样。只是他以前给我的感觉只有害怕,就盖过了其他感觉。
我们常常说恐惧,说害怕,原来最初的害怕往往是家人无意间在小时候植入孩子的潜意识中的。
我现在所能知道的解决办法,只有觉知。
起床洗漱,一边想着。
我在简书逗留是在逗留什么?
是那种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抱持的感觉,是那种坦诚相见的感觉,是那种因为被善待,所以慢慢放宽心,活出自己的感觉。
我知道的是,这种感觉也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因为在简书收到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现实中我也没有过多担心自己的言行,会不会被看扁,只管表达自己了,这真是我没有想到的。
昨天和一个经常和我聊天,找我玩的大姐说,我现在才知道快乐的感觉是啥。
前天晚上,她给我和另一个大姐讲了一个笑话。我笑得真是前仰后合,趴在桌子上起不来。
她在旁边偷怕了个小视频,我自己看了接着笑。
外国人会告诉孩子坚持你的感觉,但我们常常说要考虑别人的感觉。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也怪不好的。要是我爸告诉我,坚持自己的感觉,他和我妈整天乒乒乓乓吵得不可开胶,我该坚持啥感觉。
但其实我真的坚持了那种害怕的感觉,何止是坚持,而是以前被禁锢在那种感觉里。
我想起读过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个酒鬼爸爸,养出的儿子却是善良温柔。因为这个爸爸虽然自己喝酒骂人什么的,但每晚睡觉前都给孩子说我爱你。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
我现在突然有点怀疑了,就是这个故事的后续呢,这个孩子会不会心里是纠结的,因为他的感觉实际上比较纠结。
我妈常常给我讲她如何用三言两语就让别人甘拜下风的事儿,希望我能像她一样,说话很有道理。
实际上,我却活成了这个部分的反面。
生活中,我常常是被说无趣呀,不会说话呀,话少呀,等等这样的。
所以还是要和实际中的人打交道。
老公一直和我说说说,才给了我开始相信自己的勇气。再后来觉知,再后来遇见简书上的可爱朋友。再后来,在生活中打开自己。再后来,在简书写自己。
我发现,现在我能说出来自己烦啊,生气呀,口吐芬芳呀,笑得前仰后合呀,不同意别人看法,直接说出来呀,开心就扭腰呀。
在我看来,这些就是活着的感觉,是在当下的感觉。
因着这些感觉,我也更能体会学生的感觉,看到她们身上那些美好的部分。
我觉得以前我是麻木的,现在则是有点通顺的感觉。
我喜欢这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