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几天,终于还是决定要为这一次的桂林之行做个记录。我知道这是早晚的事情,那么就趁记忆尚且鲜活真切,以免日久之后需要抓耳挠腮苦苦回想。
为此,还专门开通了某音乐播放软件的会员,就为了能够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可以听着范玮琪的歌。至于为什么是范玮琪,我也不甚明了,只是在想着该播放什么歌时第一时间便有了答案。而在听歌时总是忍不住会跟着唱起来,并且越唱声音越大,以至于根本无法集中足够的精神写字,因此不得不一再克制自己,并不断调小播放音量。
进入正题,要写的是从五号开始到九号结束的桂林之行。我很怕自己会写成一篇寡淡乏味的流水账,但感情放多了又会显得黏腻矫情,颇有些左右为难。这也正是写之前有所犹豫的原因所在。但既然开了头,就只管随心顺意写下去好了,结果是不需要在一开始就过多顾虑的。就像这一次的出行,只需起心动念,一往无前。
此次相聚,我们把建立的微信小群命名为花开十年。十年,是一个确切的数字,不多不少,距离第一次去到桂林正好是十年时间。因此,这趟出行也可算作赴一个多年前的约定。当年虽没有确切定下年限,甚至当时有没有这样一个约定都不肯定,但那并不重要,至少有一颗种子在那时种下了,它迟早有一天要生根发芽,开出满树繁花。
想要不写成流水账,最好的选择是不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述,然而时间又是最便利的一条线索。五号上午,踏上行程时得知原本应该前一晚凌晨便到家的大黄竟还堵在高速路上,中午大巴司机又提到上午自青岛返程时的拥堵,不禁开始担忧起来,怕会因为堵车而误机。如果真是那样,我想我很可能会在机场默然泪流,吓坏一众不明真相的小朋友。好在情况并没有如忧虑的一样,一切顺利,晚上九点准时到达桂林。
这个时候大黄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在几个小时之前到家了,我们的距离只有一小时车程,于是马不停蹄赶赴阳朔,心情迫切得羞于言表。然而高速路口重逢之时,激动的心情却又瞬间平复,感情即刻恢复到大学时期的状态,仿佛中间隔着的多年时光一下子不存在了。没有淡漠隔阂,无需寒暄预热,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在我看来,大黄同学虽然儿子都快五岁了,但她本人实在与上学时没有太大变化。当然,我一向有着观察不入微的缺点,可至少在感觉上是这样。我们相会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吃夜宵,这更让我有种恍惚回到学校的错觉。晚上十点多,宵夜的地方几乎座无虚席,大黄的姐姐、朋友们已先到,我们直接加入,坐下便开始了吃喝……
宵夜后回到大黄家,若按内心本意,当然想与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畅聊一番。但考虑到时已夜深,第二天一早还要去桂林接蒋大姐,而且大黄堵在高速路上十几个小时也不免乏累,于是只能稍作交流后便强压谈兴而去休息。一夜安眠,清晨伴着鸟语蛙鸣醒来,多年未曾有这样体验了,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感动。
将要去桂林接的蒋大姐,是此次小聚的几个人当中,毕业后见过次数最多的一个,但最近的一次见面也已是五年半之前了。当时自昆明返回青岛,想着反正时间充裕,不如顺道去某个地方看看老同学,于是选择了人数比较多的重庆。一直以来都有一种错觉,念及某个同学、朋友时,总以为没多久之前才见过。然而真的掰着手指头细算之后才会发现,所谓的“没多久”早已久得足够让人惊讶。
蒋大姐老师住的地方虽然比较偏,但环境却很清幽静谧,算是宜居之地。接到她之后,并没有如最初计划的那样留在桂林一边玩耍一边等待半夜才会到达的凤姐,而是直接又返回了阳朔。蒋大姐自从生完娃后就有些发福了,尤其明显的是脸大了好几圈。我虽然有意做个善良的人,但是上学时已经养成了挤兑她的习惯,此番见面也就不由自主地延续了这种相处模式。
在车上时还没有太多感触,等到三个人在吃饭的地方坐下来,才真正开始感觉兴奋劲儿直从心底往上冒,需要努力压抑才能不显得太过傻气。有时候长时间未见,等到终于可以实现夙愿,在此之前会设想种种情境,会觉得届时当有说不完的话。但实际情况是,你看着对面坐着曾经那么熟悉那么友爱的两个人,你会突然领悟到,其实根本用不着多说什么,彼此一个带着微笑的眼神,就能够表达出所有情意。
“桂林千古情”,非常值得一看的情景演出,看的时候要尽量使自己设身处地融入情境,惊叹的同时会不由自主感动。由此而联想到了几年前在拉萨看过的“文成公主”,虽然风格不一,但观看后的效果几近,都算是不可错过的类型。
唯一带有失望情绪的地方是西街的变化,十年前虽然也并未觉得如何超凡,十年之后的样子却令人沮丧。但这过度的商业化是到处都在发生的通病,即使不愿接受,也完全能够理解。对于无力解决的问题,只能换个更宏观的心态。于是,晚上歌听得很入耳,酒喝得很醉心,当然大黄和蒋大姐看帅哥也看得很过瘾。
接下来凤姐该出场了,不得不说她有些姗姗来迟,名义上是六号晚上到达桂林,但实际落地时间已是七号了。从酒吧回家后,稍作休憩,大黄便出发去接凤姐,我和蒋大姐则留在家中并未随行。估摸大黄才到中途时,大雨突至,不免产生些许担心。好在一切顺利,到凌晨两点多听到他们回来的声音时,很快翻身睡熟。
初到时大黄就提议我早起的话可以散步到漓江边,距离很近。此言不虚,从他们家步行五分钟之内就可到达。不幸的是我选择散步的这天大雾弥漫,近在咫尺的漓江一片朦胧,两岸秀丽的山峦隐匿雾中,完全不可得见。不过这倒是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意境,可在个人想象中任意描绘,连“刘三姐”都于江中撑筏对我唱起了《山歌好比春江水》。
归途选择了与来时不同的小道,也因此而颇走了不少冤枉路。不过途中偶遇农家米粉店,刚好抚慰饥肠,一解馋意。说到桂林米粉,算是心头一爱,很是符合我不爱正经吃饭的习性。不知为何大黄同学却总觉得我会不爱吃米粉,大概是出于对一般北方人饮食习惯的既定印象,而我恰恰是一个屡吃不厌的例外。
遇龙河竹筏漂流,虽然排队等待的时间略长,当时有些不耐烦,但过后回想时,却觉得等候与乘筏同样具有意义。纵然漂流时眼中美景不可胜收,身心体验妙不可言,但等候时的闲聊与静处,却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时刻,尤其是对于已经毕业多年的我们来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往往想要抓紧能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却没想到还有用力过猛这回事。如此无所事事仅仅单纯待在一起的时刻,有时会产生更为长远的影响。
不得不提大黄带我们吃的油茶,虽然我们一致觉得油茶之外的其它小吃味道更好,但这油茶也确实很有特色,大概要多吃几次才会习惯和喜欢。可惜我们时间有限,若是长期生活在阳朔,可以设想一下:早上一碗粉,下午吃油茶,晚上再宵夜……奇怪的是,很少在街上看到身宽体胖的人,大概健康的饮食,人即使多吃一点也不容易发胖。
晚上再逛西街,人多到逛了没多久就感觉头要炸裂的程度。于是迅速撤离去唱歌,这是前一晚酒吧听歌所起的效果。不过歌没唱几首,酒却喝了很多,尤其是收尾阶段的一通变态操作,再多几轮非出洋相不可。酒后回家之前在宵夜摊又吃了点东西,我隐约记得大家说了一些傻话,好在酒醒之后都不记得了,这或许可算是酒精的一个好处。
然而酒醒之际也到了离别倒计之时。中午与大黄一家吃告别饭,十年后再见到大黄爸妈,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当年在大黄家跟黄爸喝酒,吃黄妈做的各种美食。十年后的这一餐虽不是黄妈亲手所做,但吃到嘴里依然是亲切的味道。临别时黄爸黄妈一句“以后再来玩”,我相信十年前也听到过。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比较贪心,希望一响再响。
下午与蒋大姐、凤姐到达桂林后,还有杉湖日月塔、东西巷以及第二天的象鼻山,但自与大黄阳朔分别之后,此次相聚实际上已告结束。人数渐多时感觉到的是期望与兴奋,而渐少时则徒剩伤感。好在三个人几乎是同时离开桂林,伤感情绪不至于一次次倍增。
写到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几乎成了流水账,而且黏腻的味道也并不显少。但我并不嫌弃,也不怪自己。经年累月之后是可以显出感情经过沉淀的醇厚,但新鲜出炉的也有不可替代的简单纯粹,同样宝贵。
花开十年,是对于这次小聚的确切描述,意味着友谊的花朵常开不败。记得聚齐后,大黄说道:“下次不要再隔这么多年才见面了!”这是每一个人的心声。所以,现在就可以开始期待,开始展望了。
至此,范玮琪的歌刚好播放到《那些花儿》,虽然是很喜欢的一首,但觉得有点伤感,于是果断换成《一个像夏天
一个像秋天》。“你了解我所有得意的东西,才常泼我冷水怕我忘形;你知道我所有丢脸的事情,却为我的美好形象保密。……我离不开……更离不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