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觉得自己读的书不少,文章写的还行,偶尔也会遇到有人夸赞……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在这种假象中,感觉自己即使算不上文章圣手,好歹也是一个高能写手。但久而久之,莫名的无力感却油然而生,曾经的“自我感觉良好”慢慢变成了一种恐惧,不知道你是否有过类似感受?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天赋一般却总感觉不算一般的原因所致吧。
你肯定见到过相貌一般却爱整天发自拍的姑娘,而且总感觉自己美极了。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得美丽不如活得漂亮,这些话都没错,但对这些姑娘并不适用,因为人家认为自己“本来就很美”,自我感觉是貌若西施,那种盲目乐观、不顾他人客观感受的公主病行为,也是没sei了。
你看,没什么才华的我和那种没什么姿色的姑娘,都觉得自己在一般水平之上,说自己中等偏上都觉得是谦虚。其实,我们都是坐井观天的人。往往满足于现状,意识不到真实的差距。
再举个例子,相信你也遇到过,一个公司里,总有一些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毫无缘由地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所谓的贡献,甚至在其他同事面前频频夸耀,感觉自己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对周遭所有的事情满意度都极低。实际上,自己并不怎么踏实的人,却夜郎自大,认为被其他人拖了后腿。
生活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太多了,在心理学上也有个对应的说法,叫“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有这种“自我服务偏见”的人,总觉得自己高于平均水平,或高估自己的能耐、人脉、朋友圈,甚至是智商和毅力,从而过分自信,眼界狭隘不说,更意识不到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极易进行片面的判断。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便是对这种种现象非常形象的概括,故事来源于美国一个广播电台节目“A prairie home companion”的有趣环节,由主持人Garrison Keillor(一个幽默作家、编剧)每周固定为听众报道他的故乡Lake Wobegon的趣闻。Lake Wobegon只是一个假想的美国中部小镇,镇上的“女人都很强,男人都长的不错,小孩都在平均水平之上”(all the women are strong, all the men are good-looking, and all the children are above average),然而,聪明能干的乌比冈人却每天都有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发生,实际上告诉人,自我感觉良好的乌比冈人都把自己高估了。更具反讽意味的是,Wobegon在英语中有两个语义完全相反的同音词:woebegone(很惨的样子)、Woe, begone(烦恼都烟消云散)。
与乌比冈湖效应类似的还有一个叫“杜宁-克鲁格效应”,由两个美国教授杜宁(Dunning)与克鲁格(Kruger)提出来的,他们的结论是,越是没什么能力的人,越是喜欢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而且还认识不到拥有真正能力的人,也无法正视自己的不足。当然了,如果这些人经过训练显著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也会意识并承认此前的无知。
相对来说,“乌比冈湖效应”只是一个现象呈现,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乌比冈人,却极难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是自命不凡的乌比冈人。“杜宁-克鲁格效应”就相应给了解决办法,让每个乌比冈人都有可能走出去,看到自己的愚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我感觉良好倒也有些正面的意义,即能维持个人的自尊,比如乌比冈人大概会自视为聪明且无忧无虑的乐天派。但,这仅仅只是假象,就像本文开始我自己的故事,我曾觉得自己“读的书不少,文章写的还行,偶尔也会遇到有人夸赞”,仿佛我因此拥有了自尊,然而,实际上不就是自欺欺人嘛,我只不过给自己披上一件“皇帝的新衣”。
如果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伪自尊”是一种病,如何治呢?
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时自省,或者可以凡事先否定一番自己,走出一种“舒适区”。
其次,放下故有的姿态,对事对人都多一点理解之同情,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尊重别人的建议和行为。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水平,加大强度的训练技艺。同时要更多的读书,增长见识,更多接人待物,知悉自己的不足和边界。
最后,要注意克服努力却无结果的恐惧。毕竟很多情况下,一般人不是不愿努力改变,只是在努力过程中,发现越努力越无力,终于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时,他们又开始启动“自我感觉良好”模式,不想因为“无果”而鄙视自己,也不想被别人嘲讽,于是乎就放弃了,心理还扭曲了,转而去嘲讽那些真的很努力又能有所收获的人。
自我感觉良好,既容易成为我们志得意满的假象,又会在我们前进路上形成“温暖舒适”的阻碍。它是一件我们自己穿上的“皇帝的新衣”,自以为无比华丽,实际上,却无比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