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解读)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一种“缪刺”,却不知道其意义,到底什么是缪刺呢?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岐伯回答说:病邪侵袭人体时,一定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会进入孙脉;若再逗留不去,就会进入络脉;若还逗留不去,则会进入经脉,并向内廷及五脏延伸,流散到肠胃,这时表里就都会受到邪气侵袭,五脏就要受损。
“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这是邪气从皮毛而入,最终影响到五脏的次序。像这样,就要治疗其经穴了。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如果邪气从皮毛侵入,进入孙、络后,就会逗留不去,由于络脉闭塞不通,邪气不得进入经脉,于是就只能流溢于大络之中,从而生成一些异常疾病。
“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邪气侵入大络之后,在左边的就会流窜到右边,在右边的就会流窜到左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但只能影响到络脉而不能进入到经脉之中,从而随大络流布到四肢,邪气流窜不定,也无法进入经脉腧穴,所以病气在右而症见于左,病气在左而症见于右,必须右痛刺左,左痛刺右,才可能刺中邪气,这种刺法就称为“缪刺”。
今天学习了何为缪刺。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