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外面是什么?

认知疗法学习,疫情中断后继续,老师再次强调了要“悟”,要识别快速负性自动思维,要把困惑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列出来。

回来后,我把自己最近困惑、烦恼、焦虑、愤怒的问题,以人为顺序,写出来,一下列了十几条。把这些翻腾我的问题一一列出来,感觉好像把它们从脑子里搬到了纸上。

虽然问题并没有解决还在困扰我,但是看着它们,想着它们那么十几条,就在那儿,好像看的见、摸得着,感觉好像就是有点不一样了。怪不得老师一再说让写下来,想和写下来不一样。

文字好像是凝固下来的思想,思想的野马一狂奔起来,很不容易感受到,而写下来,你就看到了,你的思想、你的苦恼、你的痛苦。

写下来看着它,你就和它拉开了距离,它和你就产生了一点分离,哪怕暂时的、短暂的。

而这个分离,对培养我们的认知能力很有帮助。

能帮助我们慢下来、静下来、理清楚,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事情,看见这背后自己自动化的反应方式,打开新的认知向度。 

一直盯着问题,一味在改变外界的环境上打转,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一件事接一件事,被带着跑,就无法跳出这个环。

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你经常说、经常暗示或经常体验你‘不够好’吗?可是你为什么‘不够好’?按照谁的标准你‘不够好’?”

当我把“你为什么‘不够好’?按照谁的标准你‘不够好’?”这几个字写下来。

突然触碰到什么。我不够好,是我的信念,不管怎样,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就是不够好啊。

是呀,我为什么不够好?按照谁的标准我不够好?到底是谁的标准?我为什么要信了这个标准?

一经触发,我对自己的整个思想、信念,产生分离,从根上产生了怀疑。如果没有这些思想、信念,会是什么样?这些思想信念的外面是什么?

我看见了我淤堵在身体里面的不通的思想和信念下面的一片澄澈。哪怕只是一刻。我把它记下来,这一刻就定格在这里,就有长久的意义。紧紧和我裹缠在一起的思想外面是澄澈的蓝天。

我想这就是老师说的“静”,也是佛家说的“空”吧。因其“静”、“空”又有无限潜能。一切的发生本无意义,是我们赋予了它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意义。而一切可以从这里重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