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童言无忌,妈妈想知道除了爸爸夸讲自己进步外,这个一直坐她车的小Tony对她开车的看法如何。
“你觉得妈妈开车有进步吗?”妈妈问。
“有进步。”Tony肯定地回答。
“那现在让你当裁判,分别给爸爸和妈妈的开车技术打分,满分100分,你打多少分?”妈妈追问着。
“多少分?”小人儿没走神,但却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的信息。
“满分100分。”妈妈重复道。
“爸爸开车99分”,小人儿想了一会,接着说:“妈妈开车48分。”
“你为啥才给妈妈48分,还不到爸爸分数的一半,你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妈妈非常好奇这分数是怎么来的。
“我给爸爸减1分,是因为他开车时没坐直。”可能是想起前几天老师教的坐姿问题,帮爸爸指了出来 。
爸爸有点不服气,觉得自己好像平时坐得还挺直的,看来最终还是没逃过后座这个小侦察员的眼睛。最后,爸爸承诺以后会坐得更直。
“妈妈是因为一是没上过高速,二是刹车有时太急坐着不舒服。”这两点原因比较客观,妈妈承诺今年一定会带他上高速体验一下,另外也会把刹车练习得越来越稳。
Tony说得没错,妈妈没带他高过高速,是因为妈妈是个路痴。唯一的一次,是那次爸爸让去接他,并好心地发来了路线,结果我们却走错了。妈妈因为太相信爸爸便一直往前开,还把那个大大的提示牌子误以为是道路尽头的广告牌,结果过了路口才发现一下子开到了高速收费口的前面。
慌乱之中的妈妈,赶紧把车子停在路边给爸爸打电话求助。其实在打电话前妈妈就看了路况,没别的路,唯一的办法是趁对面车子不多的时候调头回去,只是看着头顶一排的摄像头,妈妈的心中特别忐忑。经过爸爸的确认,妈妈才放心地调头。
那一次,Tony就在后座,一直在问妈妈是要上高速吗?妈妈果断地告诉他:“不上、不上、不上。”
妈妈没有带他进高速收费站却调头回来,在他的心中形成了一个特别的记忆,虽然他平常都不提及,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想起这件事,从而帮助他进行判断。
平时去接他,因为学校门口的道路用栏杆进行了隔离,相当于单行道,所以妈妈只能往前开,然后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左转回家。这一小段路并不长,但车子却不少,而且大多数车子开的速度并不慢。为了尽快变到左边的道上,而又不想让后面车按喇叭提醒,妈妈通常得十分小心。
车里的另一个小伙伴,觉得妈妈开得有点慢,一路上便不停地催“拐呀、冲呀”。妈妈用不回应的方式来让自己集中精力,从而保证顺利到家。
后来,又有几次,爸爸故意让妈妈去接他,一是可以锻炼妈妈开车的技巧,另一方面可以指出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基本上,妈妈每次开车都是带着他的,所以他一路上见证了妈妈的成长。
最开始,她口中的妈妈是“女司机”,爸爸是“老司机”。每逢遇到路上有人乱开车、乱变道的时候,他就会随口问:“开车的是女司机吗?”现在,他已经很少再说这个词,仿佛忘记了一样。
昨天去接他放学,刚出门便关心地问是坐什么车回家?得知是坐公交车时,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然后问原因。妈妈解释说考虑到前天有台风,所以爸爸早上把车子留在家中,这样放学就不担心下雨的问题了。
顺带又问了他对妈妈开车的看法,他说要想一下,然后郑重地告诉妈妈说:“我觉得你现在开车可以打60分了。”
“那你觉得是哪些地方进步了呢?”
他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妈妈始终没听懂是哪个字,大致的意思就是开得更平稳了。
其他人练习开车,都是年长的家人陪伴。我们家不一样,妈妈开车是儿子陪伴,而且还指挥得有模有样,仿佛教练一样非常有耐心。
说来也奇怪,再度重新开车之后,每次Tony坐在后面,妈妈就会觉得特别心安,仿佛有人在保护平安似的。冥冥之中,妈妈把小小的他的存在,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使得谨慎的妈妈变得平和与自信起来。
这几天仿佛进入了秋天,天高气爽,久违的蓝天连续出现,大片的白云在眼前晃来晃去,再加上不时有阵风吹来,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的简单日子。
愿时光不老,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