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式课程学习
数字化转型下新课标教学实践研讨会
(1)项目式课程 彭老师《我是科普宣传员-为什么发霉的面包不能吃?》一课以学生收到幼儿园老师的求助,为幼儿园的小朋友科普“为什么发霉的食物不能吃”为驱动性问题,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确定内容大纲、知识支撑和获取途径,完成视频脚本设计的初稿。
(2)设计一个项目式课程需要形成对教材、课标的系统认知,创设的情境不仅要真实要考虑如何去贴合单元主题,需要整合该单元的要素来设计和预设问题和明确预期成果。
2听课学习
(1)《运动的小车》
运动的小车这节课从给出猜想入手,请小朋友们设计实验探究,老师给了很细致很明确的资料带领分析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数据分析上墙的表很漂亮,简单直接。并且李老师针对有问题的数据直接分析,现场讨论。使用了学校门口的限速照片学以致用,很有趣。一连串的问题结尾,可以让小朋友们再次思考自主总结。结尾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生活中的规则 ,并且让学生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为自己的家长提出有用的建议。
(2)《灵活巧妙的剪刀》
剪刀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很熟悉,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立足于剪刀作为代表的工具思考:
罗老师设计的拆散营救小游戏很有趣,能抓住高段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整堂课的层次很清晰:任务一剪圆(两步)、任务二观察剪刀、任务三(拆弹营救)。并且该堂课的教师语言活跃,与学生的交流和相处的方式亦师亦友,营造了轻松的环境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有助于娃娃们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愿意学习科学。
(3)研讨收获
创设生活中对于娃真实的情境,从学生的思维入手,围绕一个问题深入分析;重视他们的已有认知调整课程的重点结构,要了解学生的基础认知才可以很好的取舍各个内容的侧重。
另外,多向前辈学习!分享研讨的老师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一针见血,我还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内化!!
3.《太阳的位置及方向》《观察月相》应用课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一课当时上课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带娃娃们出去,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不能确定娃娃们能否在生活中迁移应用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辨识方向。因此,最近在有太阳的时候,逐步带着各个班级的娃娃们迁移应用,刚开始直接让娃娃们在室内根据照片来辨识指认方向,发现一开始部分娃娃们确实只能背口令,通过实地和结合图片室内靠窗指认等方式,娃娃们进行了实地应用,甚至部分娃娃会结合手势绕四周指认思考,说明这次的思维从平面有进阶到立体空间。让我深刻的体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多么重要。
《观察月相》这节课课标教学要求娃娃们开展一个月的月相观察,但是实地娃娃们自发开展的较少,由此同年级的李老师和我一起收集了上个月、上上个月和这个月的部分月相,在课堂上带着娃娃们欣赏,娃娃们纷纷表示出了极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