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看自己
文/左月
2022年年底,小弟为孙儿量身订做了台历,浏览时,看到5月份台历下端印着一句话一一
你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
这句话是老舍说的,出自《骆驼祥子》。当初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注意力只在情节上,这么精辟的话竟然给忽略了。
看到这句话,我第一反应,是想起了霍宝珍老师跟我交流《心海帆影》阅读感受时,他对自己当年某些言论的检讨。当时,老家有一个叫简瑞的老乡,学习不好,霍老师曾编顺口溜讽刺他:“简瑞,简瑞,啥也不会。”霍老师说,现在想起来,太不应该了,我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人家呢?人家虽然学习不好,可是人家照样能有碗饭吃,老婆孩子没用你养活着。70多岁、饱经沧桑的霍老师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清醒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不再以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从而感觉高人一等了。
我还想起了朱自清,在父亲送他乘火车,把他当小孩子一样百般呵护时,他也曾暗笑父亲的迂。他写《背影》的时候,早为人父,褪却了年少轻狂,是因为生活教他重新认识了自己,所以也才能重新评价父亲。
生活中,生活在体制庇佑下的我们,对于在体制外打拼的人,有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安全感、优越感。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下岗失业了,我们能放下身段,去捡垃圾,拄着双拐去小区角门那里磨刀磨剪子吗?能投身于我们陌生的领域,东山再起吗?
爱舞文弄墨的我们,动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让我们掌兵,试问,我们可能建立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岳飞、郭子仪、戚继光、郑成功那样的功业吗?
我们天天骂腐败。设若有一天,我辈有幸主政一方,可能清如水,明如镜,比得上前贤包拯、海瑞?
生活中还有一种互相龃龉存在。好理的不理解偏文的(专业领域不同),胆汁质的受不了粘液质的(气质不同),直爽的看不惯弯弯绕的(性格不同),爱整洁的讨厌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不同),能写诗的瞧不起只会做饭的(文化层次不同或职业分工不同)……
这些本来无关大局,构不成彼此相轻的根本因素。但事实上,则不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遇到思想、情趣、性格相近相似的人,我们往往相见恨晚,引为同调;反之,则觉得非我族类,话不投机半句多。
冷静一点,剔除感情因素,客观公正地去认识自己,了解别人。我们便不会自以为是,自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