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幸存下去,也必须幸存下去,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
•帕斯在《另一种声音》中的话:“今天,艺术和文学面临一种不同的危险:不是一种学说或一个无所不知的政党在威胁它们,而是一种没有面孔、没有灵魂、没有方向的经济进程在威胁它们。市场是圆的,无人称的,不偏不倚而又不可通融的。有的人会说,照他看来,是公道的。或许如此。不过它是瞎子和聋子,既不爱文学也不爱冒险,不知也不会选择。它的审查不是思想性的,它没有思想。它只知价格,而不知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是审美,而审美如果没有足够的批判与反省意识伴随的话,就很容易变质。
•自1840年以来外辱与内患构成了我们复杂的民族情结,而中国的经济崛起带来某种“盛世”的幻觉,这既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在这一幻觉影响下,物欲横流,众生喧哗,让本来就很有限的精神资源变得更加贫乏。
•在我看来,一种语言的成熟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规范化,二是实验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舞蹈中重心与摆动的关系。
•中国诗歌千变万化,只要仍用汉字,所有的“基因密码”都在其中。这就是我们和传统诗学的内在关联。不过断裂往往也是必要的,否则就会出现类似近亲繁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