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答疑,这是前两天收到的台北学员问题,谢谢你还记得我。
Hi 好久不见的台北同学,
我有几个小秘诀跟妳分享。
1. 天使车还是恶魔车?
妳可以先试骑不同车,找到一台妳喜欢的车(天使/人间/恶魔车),每次固定约那台车,先固定变量,这样比较容易知道自己的每一次进步的幅度。
到底要选天使还是恶魔车呢?(恶魔车即转了好几圈,阻力显示还很轻,最后卡路里常常骑不到100卡,天使反之)
除了视野、空调、镜子、音量大小等偏好,你可以选一个跟教练讲的指令比较接近的车。
以我自己为例,我给的重量提示一般来说是一个范围,比如“阻力爬缓坡时在 6-9”,
低标通常是给新同学,高标是给老朋友,甚至你练了一阵子已经超过高标,你也可以自己再加上去。
天使车一开始会比较有成就感,但恶魔车可能会 push 妳挑战自己的极限,
摇滚区会比较有震撼现场感,看台区也可以轻松做自己,跟老师隔海相望,各有各的好。
细节可以参考这篇:阻力用得好,人生没烦恼- 飞轮阻力加多少?
2. 有一种阻力叫做“恰到好处”
另外一种我会给指令的方式,
是像这样:“从一到十的强度,一为轻松聊天,十是会暴走,给我一个五或六(中等偏重有挑战)的强度。”
每个人的经验能力不同,所以这就必须对自己的身体更了解。
否则强度太轻,毫无训练效果,太强又无法持续上完一堂课跟享受音乐,
我们的功课就是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
而“恰到好处”是什么意思呢?
就像妳点喜茶或一芳的水果茶,看个人口味,假设你喜欢半糖去冰,
全糖太甜,无糖太淡,多一分即腻,少一分则无味,
阻力的恰到好处就是,
够重到你必须努力,但还可以跟上节奏& 享受音乐的感觉。
也就是,大约可能在加一圈你就无法跟上节奏的感觉,
相对,如果你感觉脚下没支撑,或能踩超过歌速 +10 RPM 以上就是太轻了。(比如说节奏是90,你能轻松踩100以上)
这两年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心理学家 Csikszentmihalyi, M提出的“心流”:
心流(英语:Flow),或称“神驰状态”,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
达到心流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找到适合的难度,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你说,老师这不是废话吗?还真不是。
看下面的图:太简单的话,你的能力超过,你就觉得无聊,如果你的能力不足,然后任务超難,就会觉得很焦虑。所以最简单的就是,其实就是在你的舒适区再往外一步,有一点难,但也不会太難,那个时候是最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
当你的骑车技术不断提高,如果你能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阻力,也就离心流状态不远了。
陶渊明有诗几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后接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大概就是这个状态。
白话文的话,就是会超开心到忘了时间,忘了数据,忘了老师,忘了同學,也忘了自己~~ ^^
3. 数字 vs 快乐
如果你还是非常在意数据,建议可以配戴如 Apple Watch 或小米等运动手表。分享几个同学的实际数据参考。
重点来了,
上课期间,可以把前方荧幕盖起来,不用看它,也不用看运动手表(开剧场模式)
仔细想想,老师们给的指令其实是希望你达到后面的东西。
举例:
“Power 达到 100或 200 ----> 尽力踩重踩快 30秒,跳战自己极限”
『阻力加N 圈---> 确认阻力达到“恰到好处”』
所以,只要了解后面的含义,前面指令到底是什么,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我也非常同意你说的,骑车就是要开心,
开心为主,数据参考(通常是持续进步或是维持高档都是好的)
骑飞轮跟人生非常像。
我们太爱设定外在的目标,这让我们有安全感。
我们很容易用外在的 KPI 数字来设定目标,作为一个检查的标准。
这个当然没有错,毕竟很多东西,你要看到数字才能衡量有没有达到目标。
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把这件事情想反了,以为只要达成某种目标,就会带来某种快乐,或幸福的感觉,但恰恰相反的是,通常达到目标以后,你可能就快乐一下下,而这些感觉是没办法持续的,然后我们就要继续找下一个目标。你可能常听到:
我一定会超级开心,只要等我:
“升职加薪”
“买车买房”
“孩子进北大清华”
而这种盼望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啊?
再比如说 “3个月减重 10kg”,这就是外在目标,
好设定,好检核,有没有进步,白纸黑秤,一翻两瞪眼。
做到开心一下下,但马上又有下个目标,没做到很不爽,拖了很久才做到也很不爽。
如果仔细想一下,你为什么要瘦 10kg?
“我要变美!我要变瘦”
“工作更有活力更有自信!”
“我要男朋友或老公更爱我!”--->(这也许是想要有安全感或被爱的感觉)
谁说减了10kg 体重,上面这些事情就会发生? 我们就会有这些感觉?
那你说该怎么办?
有一个方法就是:设定外在目标,然后忘记他。
(只要知道你在梦想路上不断靠近,人生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忽视短期波动,专注长期提升)
专注内在目标
你运动的初衷如果是流汗跟开心,那就让你自己全程享受这种感觉,瘦美什么的都会自己跟上。
如果每天纠结在体重或卡路里的数字,即使最后真达到你也不会开心而无法持续。
专注内在,外在通常会跟着来。
专注外在,往往到头来一场空。
最近听到很喜欢的一句话:
最棒的事情就是,你有一个梦想,而你知道你已经在路上了。
如果你能享受沿途的风景跟旅伴,什么时候到达,相对没那么重要。
(到的时候你会说:“哇!到啦!这趟旅程真是太棒了!”而不是说:“天阿,终于到了,搞死我了,但我突然觉得另外一边风景好像比较好!”)
记得,身体跟灵魂,都要在路上。
你的亚历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