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动承担赢得成长机会”读后感

      成长的机会从哪里来?有时候从失败中来,有时候从挑战中来,有时候从重大任务中来,还有时候从主动承担中来。郝晓东老师作为公益组织的负责人,经常接触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他们默默无闻,主动承担工作,热情奉献爱心,在比别人多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获得了难得的成长机会。让每一个付出者都能获得成长,是郝老师的管理信条之一。

      每个寒暑假,都是新网师最忙碌的时期——发布招生简章、审核录取、新学员入群、新学员培训、作业统计、清理不合格者发放证书等等,从拟定文案到沟通协调落实,每一件事都有海量事务,这一切工作主要是由义工来完成,几乎是零成本运营。义工们在背后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汗水,很多时候,郝老师与义工老师们交流时,注重工作结果而忽略工作过程,注重表达内容而忽略表达方式,注重工作不足而忽略工作成绩,加之主要通过在线文字沟通,难免让有的义工老师感到不近人情,进而心生委屈和抱怨,默默无闻付出那么多还被批评……

      说到做义工,我也在线上参与过两次。第一次是2020年的寒假,由于新冠状病毒的入侵,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飞奔赴武汉援助,而我们教师的假期一再延长。漫长的假期不能荒废,在王维审老师的推荐下,我联系上了六安的董艳老师,加入了六安市“燃在一起”团队学习和成长。那天董老师在群里急招义工,隔着屏幕看不到董老师,但是感觉她确实急需人手,于是我就问了句,“我能不能做义工?”董老师当时就肯定了,她简单地向我说明了工作,就让我加她的微信,拉我进了“萤火虫工作群”和F184萤火虫说写六安分站4群。但是当时我是不清楚要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咨询董老师,她可能很忙,根本没时间解说。后来我看到董老师QQ里面有“新教育在行动”——离校不离学 停课不停学,大小萤火虫们,一起来晨诵的动态,我猜着就是董老师一群人正在做的工作。

      从工作群了解,这项大型阅读说写活动有近两千名学生参加,所以董老师一行建了5个近500人的大群。因为“萤火虫”新阅读 喜说写公益课程分三种课程,三个时间段,早晨8:30是晨诵课程,中午12:00是共读课程,晚上20:00是说写课程。每个大群里都设有晨诵义工、共读义工和说写义工,我就是4群的说写义工。再说新建公众号、工作群和学习群到安排课程、安排义工、推送课程等一系列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在董艳老师的组织和协调下,一切井然有序。在这20多天的活动中,我发现群里的每位老师都非常敬业,高亚男老师,每天准时在群里发送三项学习的链接——晨诵、共读、说写,引导和带领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聆听、阅读和写作。

      对于家庭来说,这种亲子阅读说写活动就是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让大人和孩子都沐浴在书香之中,感受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最让我感动的是制作和颁发读写小明星奖状。别看那一张张小小的奖状,那都是各位老师通过交流讨论、精雕细刻、设计制作而成的。每天的课程结束后,义工老师都会从各个打卡群里挑选出专心诵读、用心聆听、耐心写作的小明星——晨诵小明星、共读小明星、说写小明星各三名。第二天由负责撰写奖状的老师颁发到群里。这张小小的奖状,是对获奖孩子和家长的赞扬和鼓励,更是对暂时没有获奖孩子和家长的鞭策。每当看到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姓名,我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在这20多天的义工活动中,我仅负责4群的说写评选工作,所以每次说写课程结束,就得进群翻阅孩子们发送的打卡作文,一份一份地评读,从中挑选出每期的优秀作品。我所在的4群有将近500人,每次坚持打卡的孩子有五六十人,一般要花很多时间去阅读孩子们的作品,以免遗漏和错过美好。因为孩子们的作文份数多,而且叙述的文字也非常丰富,值得反复品味,所以也时常头晕眼花。尽管我的工作不多,但是我每次得花一、两个小时。六安市霍邱县的这群大“萤火虫”们,他们的工作量比起我的要大很多,但是我没有听到他们一声抱怨。我心里想,这说起来没上班,比天天上学校工作还辛苦。然而董老师说,我们只要想着做这项工作是为了几千名乡村儿童,为了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得更欢畅,就是无比有意义的,我们再累再辛苦也值得。这真是一群有着崇高教育理想和深厚教育情怀的老师,为孩子们付出这样的大爱!

      说起来,教师本来只是一份工作,大多数人也不过是用来养家糊口而已,然而在董艳老师的领导下,六安市霍邱县的小学老师们竟妥妥地做成了事业。他们是一群有梦想的“萤火虫”,也是敢于向梦想迈开步子的“萤火虫”,他们具有如此强的执行力,我是自叹不如的。

      第二次是加入“新网师”后,选修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在课程群里看到田振华老师招募打卡点评员,当时我考虑到自己本学期选择的课程任务较重,另外还有参与了“叙事者”的共读共写,“柯达伊教学法”的网络培训,所以一直没有回复田老师。第一轮招募后,过了两天田老师又在群里发信息,还需要几位老师义工。我看着心里有点过不去,想着很多老师都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服务,我竟然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我私发信息给田老师,“今年才进入新网师学习,我刚才看到群公告说需要11位打卡点评员,很想锻炼下,但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田老师回复,“没事的,很简单。我也是一点一点学过来的,一起努力吧!”想着不管什么事都是学着做出来的,不参与永远不会,先听老师的指导,然后自己尝试操作。

      对于点评就是阅读每位老师的作业,根据作业内容做出相应的评价,其实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就这样田老师又把参与点评的老师新建了一个“21春打卡点评群”,然后把点评安排表发送在群里,我发现参与点评不是每周都要上线,幸好我被安排在五月份,时间还早,还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第一次看到参与打卡点评的老师在群里发布了置顶打卡的评价,语言表达精炼,点评切中要害,突然感觉压力山大,不知道自己到时候如何去组织评价语言。每次聆听讲师们的直播课,看到老师们精彩纷呈的分享,想到网师团队的每一位讲师都是如此敬业,如此有才,在崇敬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的步伐。

      在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原来自己的世界多么窄小,眼界多么狭隘。在跟随各位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思维也逐渐开阔。新网师是平台,更是舞台,能否舞出精彩,全靠舞者真实的付出。这里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世俗杂尘;这里是沉静的,全无喧闹哗然,是教师们心驰神往的瑶池圣地。

      郝晓东老师说,“理想主义始终是新网师的灵魂底色,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始终是新网师的执著信条,背离了他们,我们所做的一切就黯然失色,且行之不远。许多讲师和义工珍惜、倾注、呵护新网师这个精神家园、心灵净土、淬炼熔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从中受益并认同这一点。这一点也是新网师与许多教育机构或公司本质的差异之处。”新网师高度珍惜义工的付出,这种真是不能仅仅是内心的铭记和口头的表达,也不是赤裸裸的交易。郝老师说应该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义工既是驱动团队大车行驶的推动者,也是与团队同步发展的成长者,还是团队发展后的直接受惠者。这样做不仅仅是体现对义工的尊重的道义之举,也是团队未来良性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未来,除了课程学习和岗位锻炼,我们将给义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和学习机会。比如,寒暑假高研班将采取邀请制,而不是报名制,邀请义工和讲师参加,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一些交通或食宿补助。组织线下培训,免费向义工和讲师开放,不定期给义工赠送有价值的书籍。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新网师在成就每个学员的同时,尽可能让每一个义工得到更多更快的成长,这也是新网师不变的初心之一。2023年秋季,我准备再次加入义工团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