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杰 任一英 原创
父母如果用平行教育法去教育孩子,就不能对孩子使用威胁手段,因为,平行教育法,要求对孩子的人格给予充分尊重。
前面案例中提到的那个父母,为了惩罚力量薄弱的孩子,准备了织毛衣的竹签、尼龙网兜、楠竹削成的板子等专门工具,为了惩罚力量强大的孩子,准备了扁担或木棒。
这些工具在孩子身上使用一次,孩子再犯错误,父母只要喊:“拿家法!”孩子就想起了被惩罚的滋味。
孩子力量不足时,会胆战心惊,自认为力量可以抗衡父母时,在愤怒的同时,还做好了对抗的准备。
现在的父母,很少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用声色俱厉的言辞恐吓或吓唬孩子的人,却不在少数,其实使用恐吓或吓唬性的语言,同样是为了让孩子感到害怕,因此,打骂与恐吓等行为,其实质都是对孩子进行威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父母威胁孩子,是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行为之一,这种行为必定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同时还可能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伤害,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关于威胁是否能够达到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等,在此不予讨论。
父母威胁孩子这种现象,引申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威胁孩子?
父母威胁孩子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大致可归结为下几种情况。
一、不清楚教育的概念
只要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很多课程涉及“概念”这个词,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概念”。
其实,概念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抽象出的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并加以概括,是对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
父母不清楚教育的概念,就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教育孩子,其行为表现,就是只知道从语言上对孩子提出要求,不知道把语言变成自己的行动,用行动对孩子施加影响。
父母如果能够把“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这句话变成自己的行动,就不会威胁孩子,也不需要威胁孩子。
二、知识储备不够充分
父母能够把“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变成行动去影响孩子,当然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但是,父母要注意,自己的影响,只是孩子接受到的影响之一,孩子还会接受到来自朋友和同学中,具有不良习气的人的影响,还会接受到来自媒体,特别是现在流行的自媒体中,错误思想的影响,总之,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父母的知识储备不充分,就不能预判哪些影响,可能让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偏离方向,就不能预判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孩子的言行,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冲突时,父母就可能措手不及或惊慌失措,情急之下就可能对孩子进行威胁。
三、思想僵化脱离现实
父母对新知识新观念不了解或缺乏了解,用过去的眼光看待日新月异的现实社会,就可能与孩子的观点或观念发生冲突,当孩子的想法不能并入父母的轨道,或者孩子的行为不能被父母左右时,就可能采取威胁手段。
这种父母,在孩子独立生活前,可能经常威胁孩子,在孩子独立生活后,可能把威胁变成对孩子的数落。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在企业工作的孩子,父母认为公务员是最好的职业,就要求孩子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了几年都没过关,孩子的父母就拜托朋友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朋友问那个孩子:“你想当公务员吗?”
孩子说:“不想”。
朋友又问:“既然不想当公务员,为啥还要参加考试?”
孩子说:“父母逼我考,就满足他们的心愿吧”。
朋友继续问:“既然不愿意当公务员,为啥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
孩子说:“告诉他们也没用,应付他们就行了,否则他们会大发脾气,或者天天数落”。
分析这个案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长期威胁的可能性极大。
四、继承原生家庭理念
前面讨论过父母养育知识的获得,以及如何处理获得的养育知识这个问题,很多父母虽然学习过养育知识,因各种原因,可能最终回归到原生家庭的养育理念上,威胁孩子就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养育理念之一,因此,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威胁。
五、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父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原因很多,他们知道威胁孩子不是最佳教育手段,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不能控制自己威胁性的语言或行为。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成年人,会时常对父母发脾气,还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你是我父母,所以才对你发脾气,如果我在亲人面前都不能发脾气,难道对外人发脾气?”
他们在给父母施加暗示,让父母觉得,孩子对自己发脾气,是另一种撒娇,可能是孩子的工作压力太大,才有这种行为,因此要理解和原谅孩子。
他们在威胁孩子时,就可能对孩子说:“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为了你好,所以才打你骂你,你如果是外人,我才懒得管你,外人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的”。
他们给孩子的暗示,其实是暗示父母那个理由的翻版,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暗示。
父母有了“为孩子好”这个理由,在威胁孩子时,就能获得心理平衡,就会更加放任自己的威胁行为。
父母不管使用那种手段威胁孩子,一方面证明他们的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手段缺乏,同时还证明,他们是没有智慧和能力的人,因为威胁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
父母对孩子的威胁,实质是一种压迫,是为了让孩子屈服,有些经常遭受父母威胁的孩子,在读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后,感受最深的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父母对孩子进行威胁,可能让孩子心中积淀起一股怨恨的力量,因此,父母一定要牢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可能有反抗,压迫越深,反抗就可能越强烈。
附:目录
第一章 从战略层面把握家庭教育
1、教育及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人才战略
3、调试夫妻关系与人才战略
4、家庭经营与人才战略
5、家庭核心与人才战略
6、家庭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7、平行教育法——家庭教育的战术思想
8、父母都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9、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
10、深刻理解“起跑线”的内涵
11、帮助孩子把握人生节点
作者简介
任敏杰,从事医务工作十年,从事律师工作二十七年,现为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重庆索通(万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任一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双学士,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现在谷歌总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