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之一:
机会成本思维模型~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我对于机会成本的理解,如果我没有上中专,而是上了高中,我的机会成本是大学,时间是3年高中再加4年大学,毕业后是1993年。而我实际是上了中专4年,分配工作,然后1990年参加工作,到199年已经有了4年工龄。
我选择了现在的生活,就失去了选择去当老师教书育人的梦想,而成了一位工程师。我的机会成本是成为老师桃李满天下。
那么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或者可能性呢?
如果我没有上中专,而是去上高中,如果考不上,那现在就是在家务农的一个农民,我可能是一个种粮大户,也许会把自己的大学梦寄托在孩子身上。截止目前,我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
机会成本的思维模型,是人做理性决策的工具吗?按照道理来讲是这样的,但实际是,截止目前我也不知道,我选择另外两条路的成本如何量化,所以学会量化自己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模型才会有用。
而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对这些工作的了解,我可以找到方法,计算出这些机会的成本,有些书会写一些职业的真相。而我自己身在其中的通信行业,其中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如果有人问我,我会不会明确的告诉他,如果他不选这个职业,其机会成本将会是多少?
仔细来看芒格关于机会成本模型的定义,其实我理解的是第二层意思。机会成本对于决策的意义。
为了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些东西的价值,比如我为了挣钱而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必须每天按时按点的去单位报到打卡,完成自己职责内的工作,或者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就是拿时间换钱。这是一种交换思维。
我每天上班,除了生活所需外,我还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现了人们更加便捷的沟通,从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了今天的数字化生活。这是工作价值,也是投资自己的价值。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把相同的生产资料投入其他的行业中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作为我这个有限责任公司,有什么生产资料?时间大概是最宝贵的生产资料。那我把这个生产资料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每天睡觉8小时,属于投资,投资于自己的身体。
每天投入8小时用于工作,属于交换(➕投资)。
剩余只有8小时,我投入有人生复利的6个方面:工作、知识、影响力、关系、身体、财务。各多少呢?投入工作大概1小时,目前投入身体训练平均1小时;而投入知识、影响力和关系,以及最重要的财务方面的有多少?答案是很少。
2023年即将过去,我该如何计算我的机会成本,会怎样投入时间到重要的方面,强化内啡肽分泌的可能性,减少多巴胺分泌的可能性呢。让自己的当下成果大于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