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写完了这篇,才发现自己漏了011没写,对不起读者们orz,下次补上。因为最近新引入了思维导图笔记,恍惚以为011已经写完了。
顺便做个没有广告费的小软广,幕布非常好用,制作思维导图、写阅读笔记,体验顺畅,界面简洁,我现在使用它的频率已经超过word和ppt啦~
重写李笑来:一年52个概念,用自己的话“缝合”一遍,写一个自己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实践版。
此活动由虚舟发起,我参与的全部文章将发布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用字如心”(ID:yongziruxin)上,让你看到专栏在我身上起的作用。(也会发布在我的简书“用字如心”上)。
第十二课讲了什么?
1. 你不需要坚持。骨子里不愿意的、需要坚持才行的事,基本你就不可能做好,更不可能多久。
2. 不需要坚持就能持续做好事情有三个技巧。
(1)一念一世界,赋予它一个重大意义。
(2)拿一张纸罗列,不做它有哪些负面影响?
(3)在社交中学习——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拥有那项技能的人及人群,共度大量时间。
第十二课的思考与行动是什么?
1
坚持做一件事的方法,是根本不要去坚持这件事。
2
3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再举下去。在你的生活中,什么事情“必须”要去做,就可以用这个方法,转化为“想去做”的任务。
例如说,如果你想在摄影技能上更进一步,翻开枯燥的课本从0开始学当然也是一种方法,有没有更有趣的方法呢?
比如我是一个新手宝妈,我给自己规定了一个小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每天给宝宝拍一张照片,记录她的成长(月子里我还真的基本上做到了,等到宝宝大了,拍照的频率下降了一些)。
用iPhone手机是为了增加拍照的乐趣(当然华为手机的照相效果也不错,此处插入不收费的软广XD),遇上一些拍得好的,爷爷奶奶也很喜欢,发给老家的亲戚们看,或者遇上大的节假日,我也会选取一点发在朋友圈。
而且我发现在妈妈群中,有两位朋友拍照水平特别不错,于是就间或请教一些小技巧,比如用她们爱用的APP来修图,加滤镜,做模板等等。
4
运用这套技巧,如果能组合使用,会比单个策略效果好很多。
比如说,笑来老师在专栏中举的实例,主要集中在“如何赋予一个重大意义”的方向上,却没有展开讲如何具象化“不做的负面意义”。我觉得这块内容其实反而更加不可或缺。
仅仅做到“锦上添花”,未必会使一件事成为一个每天必做的习惯。如果这件事是“雪中送炭”就大不一样了,为了不饿肚子,你总得出门赚钱吧。当然说得夸张了一点。
例如我特别想给宝宝建立一个成长相册,而她的每一天过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了,这就可以鞭策我每天必须抽一点点时间,尝试拍一张好的照片。
第3项技巧,则是把前2项技巧的效果叠加放大。引用笑来老师的理论——能让生活变得更好的知识——可以联想到,坚持做一件事,也是建立一个新生活习惯的过程,既然如此,找到已经这样生活的人群,是最快的变化方式。
5
再回顾一下,本次专栏讲的概念“坚持”是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
一件需要持续、长期做下去的事情,赋予它一个重大意义、找到不做它的负面效果、找到已经这样做的人群并花时间产生联系。这就是本次的方法论。
你有什么感悟?可以留言给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