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上了六节语文课,第一节课组建小组,各小组头脑风暴组名,口号以及组名口号的由来。第二三四节课讲解表哥驾到。五六节上酬乐天,目前酬乐天还有扫尾和强化内容。
表哥驾反思
步骤:做预习学单,课堂小组交流讨论上报2个金问题,秒杀黑板上问题系统的问题,没有被秒杀的问题小组讨论汇报或者老师讲授。
作业:
1,课前预习学单,
2,写作:换身份(表弟,大姨或妈妈)对文章进行改编
3,一课一练
4,写作:两个妈妈都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好,通过这次见面孩子互换了之后呢?
备课:
以参考书为主,零零碎碎的写了一些知识点,没有构建自己的问题系统,预想通过学生的提问来在课堂中生成,因此当蔡老师问我准备怎么上的时候,我一头雾水。
自己本身对这篇文章没有感觉,找不到文学性的地方。在上课前听了蔡老师完整上了这堂课,对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有了佩服,每个人都那么个性鲜明,慢慢找到点感觉。
上课:
学生预学单反馈跟我对他们的设想有差距,感觉经过了一年的问题化学习指导下的学生是寥寥几个,其他的提问很笼统,不用心,不会提。
课上小组活动动力也不足,A班能按照要求在小组讨论中绝大部分参与讨论,但是在汇报环节大家参与性不高。用了学分激励,也只是五六个同学积极发言。B班在小组讨论中个别组在讨论其他的东西,上台分享环节要启发鼓励很久。
提问和小组讨论汇报是课堂不紧凑,本来两课时要完成的内容三课时上完,练作业都没有讲解。自我感觉课堂零碎而又拖沓,学生没有在状态,我也有课堂不在我掌握中,上到哪儿是哪儿的感觉。
酬乐天的反思
备课:
参考了点击,第一节课前没有划好思维导图。
上课:
课前让学生画思维导图,结果画上来的五花八门,用了第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讲解如何画古诗词的思维导图,B班定下了如下格式。让他们抄在语文书上,根据当天晚上重画的结果看来很多人还是没有掌握,也可能是没有用心做。
A班没有定格式,希望他们自由发挥,估计结果不容乐观,要等下一堂课前的导图收上来验证。
在班级提问环节比较上一篇表哥驾到我自身的归纳分类方面跟熟练一些,根据学生的提问系统让他们找到核心问题,基于核心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和汇报,同样花了很多时间,效果不理想,明显学生没有具体理解诗歌。
下课铃声响了,在学生小组汇报的基础上,用了十分钟时间“强行”梳理了以下内容。B班同学对“沉舟侧畔千帆,病树前头万木”句的理解是“孤独”。A班讲得快,没有着重讲这个问题,目前推断还是硬塞下去的,需要回锅在煮。
目前的困惑
酬乐天本来计划一节课讲完了用了两节课都没有收尾,这样下去课时严重不够。另外,一课一练上的作业也没有时间讲解,金百段没有时间讲解,还有很重要的默写目前也没有找到时间。
整个六天的语文课上下来就是一个感觉:乱。学生的基础跟二中差不多,学习的动力也差不多,但是学校和家长的期望很高,要逆袭是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