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名家散文随笔精选”公众号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在第一时间猴急猴急的拜读她的推文。名家,绝非浪得虚名,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时间考证的,像一剂好药经过临床多番论证,才投入使用一般,名家的文字不仅掷地有声,而且绿色环保,营养丰富,对文字没有多少甄别能力的我,确实是最直接的教科书,再适合不过了。
美中不足,虽看过一些但大多都淡忘了,没留下多少可以借鉴、为我所用的东西,当然也不是全忘、瞬间即忘的,模模糊糊的还留存一些、留存一段时间。遇到喜欢的文章,我会读上两遍、三遍的,如若当时不在状态,比如适逢正忙或瞌睡虫附身,我就把这篇文章留到这一切过后再看,希望能多留下一点。但是时间一久还是忘记或模糊不清了。再次看到这个题目,便不认识,顺着标题探究下去,“哦,原来我已拜读过。”比如,汪曾祺的《下大雨》。如一位老人看到长大了的孩子,非得弄清楚其父母、祖辈是谁后,才明白TA是谁一样,说到底,还是认识的。
有一些文章看过一遍非但不会忘记,而且记忆犹新,感悟良多,原话可能记不清,但作者的意思已经了然于胸,在思想里留存下来,细细想来,就是一些自己想表达却又无法表达的东西,被作者一语道破产生了共鸣而已。我是文字特困户,自然没有多少文字库存,没有库存无非是鲜少阅读的结果,原因多多,有时偶然兴起想囤积一点,翻开一篇文章,嚯!文章里引经据典、从古到今、中外名流济济一堂,这阵势差点把我吓到,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看便知作者库存丰厚、身价不菲,那作者行起文来,牵云弄巧,巧妙地把这些名家名言当作为我所用的素材,如探囊取物,抛出某个观点,可以信手拈来一些名人所言作为佐证,强调自己并非空穴来风,乌泱泱拉来一帮为自己代言。哗众取宠,做足准备,品牌效应立显,却不知,社会是发展辩证的,一个理论的产生对应一个时代的背景,又被时代制约,钻木取火在古代是伟大的发明,如今再效仿取火就是笑话.....我常这样为自己贫瘠的文字恬不知耻地诡辩、为自己拉不来名人代言开脱。今天读鲁迅的散文《读几本书》,感觉里面几句话很有意思,“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成为书橱.....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徜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袋里给作者跑马。”看到这句话,我差点笑了,叔本华——这是我了解的最可爱的一位名人,一下子就为我没读过什么书循来十足的底气,我之所以没读太多的书,不愿为他人跑马罢了,正是鲁迅先生对这段文字的总结“与其探究,不如跳舞。”哈...哈...,我竟然也能找到名人代言,而且一下子就有两位为我站队,我确定自己开始飘飘然了。循着文字往下走,作者话锋一转“不过要明白:死抱住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袋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糊涂了。”刚才的感觉还在云端,一下子就被踏得一塌糊涂了,怎么会是这样?接着鲁迅先生摆起道理,他不是反对读书,而是反对读死书,没有甄别的读书,反对“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文中指出“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提倡要多读书,活学活用,正如作者所说,“不读书,不多读几本托尔斯泰的作品,如何去批判他呢?”看到最后,感觉自己又被作者点中,在某APP上,我每天乐此不疲的看推文,口诵心惟,不敢囫囵吞枣,平台推阅的都应该是精品,都应该被学习,被借鉴才对。有时感觉却不是那么回事,“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吧!”想法一出,很快就怀疑起自己的品鉴水准太LOW,于是又羞于承认自己这点,跟着大家人云亦云,摇旗呐喊,像个没有思想逻辑的无脑儿,一味跟风,这大约就是作者批判的读死书吧!不过鲁迅老夫子又说了,要想评判TA,那就多读TA,如此一理解,接下来看推文,我的目的就不单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