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Milton H. Erickson【米尔顿·艾立克森】——
A therapist is only holding the space for the client.
一个辅导者只不过是维持让来访者改变的“安全空间”而已。
在任何一次的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其实都只是帮助来访者找出并运用TA”本有的能力”去处理问题罢了。
从12条前提假设中的第2条“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出发,我们知道:无论是来访者,还是作为辅导者的我们,都无法改变任何人。
但与来访者建立“工作联盟”的意义就在于:来访者可经由我们的辅助,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世界的和别人看法,以及对人、事、物的反应模式。其结果是:伴随来访者自己对世界的改变,TA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快乐。
就如同千人就有千版的《红楼梦》和《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相同人、事、物人切入的视角不同,也注定了世界的丰富,各有奇妙。当然,我们还可以将此换框解读为:人心各不同,乌杂不言中。
所以,本是同一件事,为什么每个人的理解和反应如此不同?其实,这就是我们NLP中所说的脑神经回路,即我们是“我们所体验的主观世界里一切的总和”。
这套“改变对世界和别人看法”的技巧,在NLP里被称为“换框法”(Reframing 或 Relabeling),我们常常直接使用并体验到的是【一字换框】。
比如课程现场,某S伙伴在做“接受父母法”和“父母命运交还法”的练习时,将自己作为孩子角色的解读为“奴隶”……
在美国废奴近160年、中国解除封建制度110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如一起闭着眼睛深呼吸,把“奴隶”这个词代入身体内,重新感受一下,会想到什么,脑海中会浮现处怎样的意相呢?
卑躬屈膝,无法自主,人身受限,听命于奴隶主,不止被责骂压迫,要求劳作,还可能被鞭打施暴,居无定所,睡无整眠,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挨寒受冻,人身安全全无保障……
如果以上所言全部成立,那可不可能就是这件事本身的真相?!还是仅仅做为孩子角度、无法纾解、压抑委屈的自身感受呢?
所以,『一字换框』,在所有描述的结果选项中,“奴隶”的升级版或相反位置,我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拥有这样的选项——
- 历经磨难、果敢有为、奋起抗争最终名垂青史的斯巴达?
- 强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且无所不能的“特种兵”?
- 越挫越勇、经历丰富、被期待高成就的实力“强者/王者”?……
此外,我们究竟是期望成为父母心中的“宠物”(S语)?还是“宠儿”?
一字之差,被对待的方式迥异,可否平等的姿态不管,可沟通的类属完全不同?!
还是,我们卡在长不大的『内在小孩』的感受里,仅仅期望得到来自父母“无条件、尽可能多、甚至全部的爱”呢?!
最后,我们以一个经典的小例子作为今日复盘的收尾——
一个人结束辛劳的一天,回家路上,途遇失火,道路封闭,现在他有3个选择:
1. 不回家,算了放弃;
2. 坚信这时封闭道路是不对的,卡堵在现场一直不停抱怨纠结,表达愤怒和不公平;
3. 改走另一条路,争取早点回家吃饭 。
答案不言自明。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就困在这样的烦恼里。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看到并重新改写我们的认知脚本,在脑中建立并找出更多选择的神经元网络,发现并尝试“凡事必有的至少三个解决方案”,快速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不知亲爱的你,在生活中可曾遇到过类似的困扰吗?你又有怎样的好方法,将曾以为最糟糕的状况『一键重启、一字换框』了呢?欢迎你留言告诉我~
我是水沐,感谢成长的路上有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