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又迈出了一小步,进行了第一次教练实战,主题是生命意图。
在我自己被教练两天后,就能第一次给别人做教练,这个转变是比我预期要快的,这也是受到了我的生命意图的感召。
第一次做教练,精心准备了两天。
首先是把工具箱里的微课语音转化成了文字,在做完之后,才发现公众号里是有文章的,但是对我的情绪也没什么影响,我觉得听语音更有感觉啊~然后挑出了范绵朔老师在微课分享时提到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结合我自己被教练的经历,做出了标记。我还在简书上写了一篇关于我的生命意图探寻过程的文章,回顾我的生命意图是如何觉察出来的。
做好准备之后,我很早就回了宿舍,再看了几遍微课文字记录,在开始前,是有点忐忑的。
所以在开始教练之前,我和朋友聊了一会,让彼此都放松下来,然后才开始教练对话。
在刚开始提问的时候,她总是会对问题有些疑问,我以为是我阐述的不够清楚,后来她才说,其实是因为当我提问之后,她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都是负面词汇,所以会更加纠结。当我引导她把负面词汇转化为正向词汇的时候,她才慢慢进入状态。
这也印证了陈序老师说过的那句话,允许所有一切的发生,做好自己就行。
我是怎么觉察到她进入状态的呢?因为她造的句子发生了变化,从当下转向了未来。只有看到未来,才能看到希望啊!
在提问的过程中,有遇到她觉得不好回答的时候,我就会耐心地解释和询问,给她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她更能够代入。在问到关于孩子的问题时,因为她现在没有孩子,就跟她说,可以幻想一个画面,如果你带你的孩子出去玩,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他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她更有代入感。
在她刚开始的回答中,很多词语都是关于过程的,就会需要跟她反复确认这个过程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找到一个最贴切的词语。
对于负面的词语,也会通过提问让她进行更深地觉察,从而能够看到背后的积极意图。
最终找到生命意图的时候,她是很激动的,看到了自己当下状态背后的卓越品质。同时她也觉察到自己在负面情绪中沉浸了很久,有点开始否定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了。
在问到她的收获的时候,她是这样回答的:
1.在提问过程中,让我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当下的状况被负面缠身,被自己陷在怪圈子里。刚开始冒出的是消极事件,被这些事情所困扰。应该用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情,对于自己来讲应该能更轻松一些。
2.让我自己更明确我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具备什么品质,想要做到什么事情。为以后的自己有一个引导。
在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她遇到了不好量化的问题,我就建议她用打分的形式,让她给自己目前的“承担”程度打分,满分是10分。然后问她的目标是几分,并问她要不要设置一个时间期限。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她的目标更加清晰。再进一步引导她做出行动承诺,她说对于某一类型的工作,要做到100%承担。当听到100%的时候,我相信,她真的已经做出了改变。
在教练过程结束后,她找到了一张图片,稍微加了几笔,就变成了生命意图的标志。
我也以朋友的身份继续跟她聊了一会这次的收获,彼此心里都有满满的正能量。
教练别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迈出这一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