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天的教练课程结束后,漫步在深大的校园里,与媳妇开启第一次教练对话。
我:最近工作感觉如何?
媳妇:不太好,工作内容吻合度不高,技能提升相对有限。
我:对于现在的工作状态,如果1到10分,你会打几分呢?
媳妇:5分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你觉得你的工作状态,能够达到几分呢?
媳妇:8分
我:想象一下,如果半年之后,你的工作状态达到八分,你觉得会是一个怎样的工作场景呢?
媳妇:首先团队的工作氛围友好,和谐;其次,工作技能上有,技术牛叉的人指导;最后能有一定的空余时间进行自我提高。
我:你愿意为了这些愿景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吗?
媳妇:愿意
我:那接下来有什么行动可以去达成这些愿景呢?
媳妇:首先和团队成员,尽快的熟悉起来;其次制定时间计划,提高工作技能。
我:很好,如果设定一个小目标,你希望接下来自己的工作状态能达到几分呢?
========================接昨天的内容===========================
媳妇:6分
我:想象一下,6分是一种怎样的工作状态呢?
媳妇:首先每天能有1小时左右时间自我学习;其次,能与技术大牛有工作交集,请教技术问题。
我:那要达到这样的工作状态,可以有哪些行动呢?
媳妇:制定阶段性目标,提高技术能力,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多与技术大牛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非常好,有行动、有目标。仿佛看到你的良好工作状态。那如果要达到8分,哪些方面还需要改善或提高呢?
媳妇:工作内容的匹配程度,当前工作为功能测试,与预期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有较大偏差(方向性的),难以发挥/加强接口测试技能
我:工作状态难以达到8分,这个因素影响很大,是吗?
媳妇:是的,而且自己无法把控/改变。
我:可以理解为:当前的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工作状态,但难以达到8分,是吗?
媳妇:是的,所以想换一个吻合度更高的工作。
我:。。。
PS:(拉个帘子)对话到这会,媳妇想换工作了,这次教练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