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批注的方法,仔仔细细阅读完87条和第2条内容,用的时间比平时要长一些,但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感觉特别好,在阅读中,不时就能想到现实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等自己看完以后,能明显的感觉到第2条是和第87条完全一致的,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对这一次学习内容来说,整体可以从什么是教育素养、作用和如何提升素养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
什么是教育素养?苏氏明确指出,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度的认识。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看看这些,我马上就想到,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如果教师只是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的话,那么他的课堂一定像苏氏所举的例子一样,教师会把注意的中心关注于教材内容,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课堂是死记硬背的,大量的知识需要在课外,用这种重复识记的方法进行。
当老师能够运用自如的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一定是情感鲜明。在课堂上会关注于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关注于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最为重要的是,经过他的这么加工之后,在课堂上,学生会因为老师的精彩分享而享受随意识记所带来的好效果,学习的积极性、理解的能力都会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这一切,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
二
了解了这些,我们不能不来看一看教师素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知识,这是教育素养的基本方面之一。深刻的知识,意味着对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的反复思考过。当真正经历了这一过程后,这些知识都已经变成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意味着知识已成为信念。
老师有了这种信念之后,他在讲课的时候才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这一些。对于学生们来说,这些知识同样会活在他们的身体里,让他们享受思考的快乐,运用的快乐。
苏氏认为,教育素养的第一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中心并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儿童们的脑力劳动。在课堂上,他们主动积极而有效的思考孩子们怎么去学,怎么去做,随时调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高昂,思维活跃。
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能积极的去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进一步的采取措施,灵活机动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因不断努力而进步时的快乐。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是透彻,讲述中不是在于自己怎么说,而是在于怎么说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的幸福体验。
另外,苏氏还强调了另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是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因为老师在上课的语言表达,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只是把相应的文字表达出来,但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能直接接受,导致孩子在课堂上什么也听不懂,老师有要求要学会,所以孩子们只有花格外多的时间去记这些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会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而鲜明的形象正是儿童思维的出发点和源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是苏轼的原话,想一想,语言修养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习用语言来描述,可以看到和观察到的东西,随后逐渐转到解释那些可以用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有联系的概念。实现这些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仔细的考虑自己的叙述形式,并且进行不断的反思调整,才会最终能真正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三
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呢?
1.读书。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素养正是取决于此。一个老师只有真正的静下心来,看书、学习和思考,书中的营养会不断的滋养着他。读书给他带来的丰盈的精神体验,会让他爱上读书。
2.积累。提高老师的教育素养,不单单是通过一次,而应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在这些劳动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在实践中所产生的经验,也包括在上课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具,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师在实践中的教育素养得以真正的提升。
3.研究儿童的各种方法。苏氏认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作为老师,必须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尤其是研究心理学,在儿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中,在游戏参观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为获取献伟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从儿童的视角看,儿童加之心理学的方法,会让老师在课堂上善于让孩子们在快乐积极的状态下进入学习的状态。这一点,绝不容小觑。
4.运用。老师掌握了心理学的知识后,要在课堂上不断的进行实践、运用并,定时的进行交流分享。学知识的快乐,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真正运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