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几篇,但是只有徐伯昕的故事让我最有表达想法的欲望。他实在是太让我喜欢了!
徐伯昕,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里生活书店的总经理,也是《生活周刊》的创始人。据他身边的人回忆,他是生活书店的舵手,在他的带领下,生活书店经过了无数惊涛骇浪,在三四十年代就把分店开到了全国56个地方,即使是穷乡僻壤都可以覆盖。在当时,这是多么大的成绩。
徐伯昕十分擅长经营之事。没有他,光靠邹韬奋是办不起来书店和周刊的。徐伯昕每天东奔西走,广告几乎没有缺过,但是,他非常有原则,从来不乱来。他对刊登的广告要求极严格。“略有迹近妨碍道德的广告不登,略有迹近招摇的广告不登,花柳病药的广告不登,迹近滑头医生的广告不登,有国货代用品的外国货广告不登”。这样的态度,让人只想竖起大拇指来称赞,因为徐伯昕做到了不为“金钱名利”而违背内心,对得起国家的大义!
再纵观我们现在的书店,刊物,却是真的不能说是“干净”。纷杂的广告,各种不堪入目的图像,影响青少年观念的文字、事物层出不穷,而且,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出现了——教辅书籍浩如烟海,而各类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却难以找到好版本。
其实我本人是个非常喜欢逛书店的人,但是,现在我去的少了。电子书籍盛行是一个原因,而书店没有好的氛围也是一个原因。一走近书店,入目大部分都是教辅,言情小说,网络文学,明星们的明星片,各种衍生产品,走到杂志书架一看,“高考高分作文”“素材作文”等等琳琅满目,想找一本真正的文学类杂志,难。
还有一个情况。现在我所在的城市里,书店里的大部分书都是不允许拆包装的,你只能看到封面,看不到内容,如果拆了就必须要买。其实能够理解店家,因为如果都能拆,许多人可能会在书店看了,不一定会购买,这样的话,书店没有营业,也很难继续开下去。可是,我依然非常怀念以前。
小时候,新华书店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可以在那里一呆呆一下午,或坐,或站,或蹲(蹲居多),经常是过一会书店的营业员工就来赶我们,因为彼时地上总是蹲满了人,寸步难行。虽然如此,那时候的书店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它给了我爱读书的“种子”。那时候也有几个书店,不仅卖书,也租书。我一借就是七八本,平均三天一本小说。
现在,这样的租书店也没有了。
人们好像越来越注重是否有盈利,而忽略了文化氛围的重要性。或许时代在进步,经营书店的人、办杂志的人也有许多无可奈何,可是我实在是太怀念以前的读书“味道”了,也期待能多几个像徐伯昕一样的真正关心文化“健康”的人,给我们现在的中国出版界“洗洗干净”。
当然,我相信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