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五
----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概念重建。知识是人格的重要构成要素,让学生习得知识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课题。问题在于,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什么才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如果我们不能够重建一些基本概念,就无从谈起课程教学改革。
知识概念的重建。
知识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打开知识百宝箱向学生移植信息那么简单机械。学习乃是学生建构它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即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倘若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他们的知识表达,学习就不存在。从历史发展看,国际心理学对于知识习得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行为主义。在行为主义研究中,知识是行为的单位,知识的习得,就是基于经验而形成的刺激反映的链接。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教师是借助赏罚来控制学生行为的管理者,学生是接受赏罚的被动学习者。第二个里程碑----认知主义,所谓知识习得,一般指旨在掌握理解概念、掌握推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而构成信息的意义网络结构的过程,信息的意义网络结构被称为图式。强调指出,学生的智力好奇心与兴趣之类的内发行动机有助于知识的意义网络结构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信息处理的向导,学生则是所提示的信息的积极处理者、知识的建构者。对于学生来说,同伙伴一道从事推理与问题解决具有其意义,但认为伙伴的作用未必那么重要。第三个里程碑---建构主义。一方面强调个体知识是个人经由主体经验来建构外在的世界的知识的,知识只是个体对其经验的理解与意义化;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建构的主要动力,强调社会文化的内化与语言符号的影响对建构能力的重要性。新知识观的课程创新,强调知识的经验基础;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强调知识的协同本质;
学习概念的重建
一般认为,学习是通过经验,在行为、技能、态度、能力、性格、兴趣、知识、理解等方面产生持续变化的过程。其基本内涵概括为:学习即行为的变化。情境认知论认为,学习者所获得不是关于环境的认知结构,而是环境中的活动方式(情境学习)。学习即意义的形成。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重视学习主体的经验,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意义,学习被定义为个人意义的发现或在主体中意义的形成。由于现象场域往往是在跟自己的关系中形成的,学习总是跟自己相关的,因此,学习者对于自己的认识制约着学习者的经验意义。学习即生存的感悟。一般认为,心智以两种方式起作用,一是实质性思考,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理解世界;二是外在的行为,在运算、书写中把握世界。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领域----感悟(洞察)。学习即智慧的对话。学习的实践是复杂的对话实践,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白,二是智慧的对话。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舞台----课堂情境是及其复杂的,一名教师与几十名学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形成各自不同的认识与情感。每一个学生的活动极其复杂,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存在,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会抱有种种不同的表象与情绪表达不同的反应,形成不同的认识。学习即文化性实践。我们积极倡导课堂教学要形成三个维度的意义与关系的对话实践的过程,第一个维度是同教材与客体的对话,形成认知性实践;第二个维度是同他人的对话,形成人际性实践;第三个维度是同自己对话,形成存在性实践。
课堂文化的重建
世界教学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使儿童称为学习主体的一部运动与斗争的历史。以教师讲解式为主,打开知识百宝箱之类的灌输式教学,绝不是保障学生习得基础知识的法宝。课堂教学是由种种要素构成的复杂过程,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种种要素的复合体,也是种种过程的复合体,拥有其内在逻辑而发展的动态结构。课堂教学的实践可以理解为由三个范畴构成的复杂的活动,第一个范畴,构成教与学这一文化实践之中心的认识形成与发展的活动范畴;第二个范畴,构筑介于教与学的认识活动之间并促进该活动的人际关系的活动,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第三范畴,是在该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关系中构成的。在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不仅构成同客体世界的关系,维护人际关系,而且生活在自身的世界中,展开着探索自身世界的证明,改造同自身的关系的实践。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人格成长的场所,教育不是单纯的习得知识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成长。教育是人格熏陶的过程,成长是借助经验的重建,进一步丰富教育的意义,从而为尔后的经验提供指引。知识是探究过程的副产品,成长的主旨终究在于优质的充实的经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