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一(9)
曾子曰:“慎终追远(追怀祖先),民德归(日趋)厚也。”
译文:
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笃厚。”
体会:
本章主旨:移风易俗。
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对鬼神持有怀疑态度,理由是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孔子也说过,“祭神如神在”之类的话。
按照儒学,清明节祭拜祖先,回顾先人的生前往事,反思自己,这种祭奠过程是怀念,是反思,是修养,是心静,也是心净。
我们应该坚信:追怀远去的祖先,可以使民风淳厚。孝道是一切伦理的基础。孝敬父母,追念远祖,怀念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是道德修养的体现。我国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也是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
历史教育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重要载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重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