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好的感情是:彼此相对无言,你却懂我。如果是这样,那我估计你不是太天真就是犯了想当然的病!
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有那么多的不一样,怎么可能相互不多言语而达到一个眼神就懂彼此?更何况婚姻中除了两个人的关系之外,双方的家庭也会不可避免的参与进来,怎么可能不言不语就达到其乐融融?好的感情、好的婚姻无不是经过许许多多的唠唠叨叨、家长里短甚至是吵架拌嘴换来的。那些平日里叽叽喳喳的两口子可能比相敬如宾的夫妇过的日子更精彩,人间况味其实更多的埋藏在平日里的家长里短中,在彼此思想的碰撞和互动(碎碎念)中我们才能更了解对方,言行上更合拍。
武志红说,经典的爱情必然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1=1,我们是一个人;第二阶段,1+1=0,我的所有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你;1+1=2,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第二个阶段的憎恨很重要,活过这个阶段,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是两个独立的灵魂,彼此相爱。
许多人对婚姻有太多幻想或者是误解,总以为对方爱自己就应该满足自己的一切想法,稍有不如意就上升到爱与不爱的高度,开始怀疑彼此的过去,对未来也容易失去信心。
专注于研究亲密关系的心理咨询师罗近月认为,纠结于爱与不爱其实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个问题是无解的!爱或者不爱仅仅是人在某一个当下的感受,并不能作为处理关系的依据。这让我想到了网上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我有时候很爱你,有时候恨不得一枪崩了你!在我去买枪的路上,看见了你爱吃的鱼,就又忘了自己是去买枪的。
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吐槽说,她和老公在家的时候几乎不怎么说话,因为她老公认为讨论一些家长里短是长舌妇的行为。这让她每次开口前都要想一想自己说的话会不会被归类为“长舌妇”,老公也几乎从来不对她讲自己工作生活上的事情,渐渐地她就失去了和老公说话的欲望。
我自始至终相信,婚姻应该是是相互成全和扶持的,好的关系会让双方都成为更好的更成熟的自己。而“相对无言”往往是关系变冷的开始。要想让一个家有温暖,必须要有人间烟火、鸡毛蒜皮,互动必须从语言开始。就好比,一本书,你只看封面而不看内容怎么能猜到他的故事?更何况,对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你怎么能保证你不会理解错呢?
“真正的深情,是需要对方更多的参与,才能促成两个人心理上的靠近。”那些一起做饭,一起哄孩子,一起拉家常,一起打球,一起步行锻炼的夫妻,正是因为在一起说了许多的“废话”,干了许多的“小事”,才变得越来越不习惯没有彼此的日子。当彼此之间感觉不可或缺时,那才是到了最好的阶段。这大概就是武志红所说的第三个阶段吧。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好的感情,不是相对无言,而是你若懂我,我们可以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