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如何运用{30秒法则}和{边际点效应}
晨读留言讲的是,如何在工作会议用运用【30秒法则】和【边际点效应】。
『30秒法则』
首先每位成员介绍手头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计划完成的任务及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其他人或部门如何支持或解决。只阐述工作结果,不关注工作过程,重点汇报工作中的问题,目前经论证的处理办法、或会上需群策群力的疑难问题。
『边际点效应』
开会时间越长,会议效果越差,为避免会议冗长又拖沓,发送会议通知时注明会议时长,另外预定会议室时只预定我认为足够的时间段,在会议中整体把控进度,速战速决。
当然,在会议中记录会议关键内容及问题,会后跟进解决,有计划的开会,有节奏的把控,远离冗长拖沓又低效的无用会。
另外,【30秒法则】和【边际点效应】方法除了应用于工作,也可以用于学习,比如最近正在准备的复习备考。(对于财迷来说,交了3300的考试费简直就是巨款巨款巨款啊,我怎么能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提升复习效率,增加备考砝码的好方法呢)
学习中如何运用{30秒法则}和{边际点效应}
【30秒法则】
把300多页的书,分成若干个1页,加上自己的理解,配上通俗易懂的事例,梳理成册,要求自己在30秒内能把任何一个知识点讲清楚;
30秒内讲明白,还有个好处,因为简短,可不断重复,加深印象,读着读着就变成顺口溜了。
【边际点效应】
前几天因为第一次模拟考分数不佳,后面几天疯狂看书,差不多3个多小时,可是效率并不高,于是改进了学习方法,先看30到60分钟的书,然后休息几分钟,脑袋里梳理一遍看过的知识点,结合前几天学习的【零秒思考】,拿出几张A4纸,按不同的项目过程列出知识点内容,列完了对比教材,改错,再针对错点记忆。
总复习时间没变,可是效率却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换用不同的方式去刺激头脑。
好啦,我去看书、默记和默写了。希望方法对大家有帮助哦
今日碎碎念:
下班路上,红灯变绿灯,踩一脚油门就往前走,突然一位老爷爷带着孙女(外孙女)冲了出来,由于左边还有一辆SUV大车,完全挡住了视线,走到斑马线上才看到他们,可是已经刹不住了,他们看我没停就退回了,而我冲过去了,并非有意。可是老人指着我,骂骂咧咧,隐约听见他说“你还叫人啊”。
无语,无奈,想想还是算了,没必要较真,也没时间去生气。他们眼里的“不叫做人”是因为没有为她们的横冲马路让道而已,所以怪我咯。
昨天,原来公司的老同事(原来是部门小领导,但不是我领导)给我电话,让我教他如何操作公司常用办公软件,讲了大概10分钟,我认为操作步骤都讲明白了,而他只关注下一步操作是什么。第二次询问不同文件的同样操作,继续了1分钟便被我打断了,手上也确实有个紧急的文件要发出去,就对同事说,麻烦你自己先摸索一下,不会的在微信截图发我,我告诉你怎么操作。同事说这本来就是你应该教会我的,怎么变成让我摸索。
笑笑,不想解释,直接托辞挂了电话。
其实同样的问题,在上周点对点示范操作过,公司内网也有操作培训视频,没用过软件的新手看一遍视频做个笔记,完全掌握so easy。
我不知道,他,他们,一直以为别人应该让着他们,应该无条件的支持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和想法。对于我这种什么都自己上的女汉子,有点一脸懵逼。
改变我能改变的,接纳我不能改变的。正如今天安慰同事所说,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个体,也正因为个体差异,才让这个世界丰满又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