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师的沟通,发现自己的“空心病”
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
生:我看了《启发引领成长案例选》高中版本,有了一些发现。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老师的栽培和同学的影响。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能够做到洁身自好,这种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一个成长受影响最多的是父母,我们的一些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多半是由父母的行为方式决定的。有的人出身在书香世家,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他的未来奠定了一个基础;有的人,生活的环境就不怎么样,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当人进入校园之后,影响最多的是他的老师和同学。
师:聪明人容易犯聪明的错误,因为自己聪明,想到的问题就多,能量就越大,特别是过剩精力找不到出口。同时人又是孤独的,很多的个人想法与情绪无法找到出口,得到排解,就容易出问题,甚至产生犯罪的想法。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第三方介入。
从系统学角度,要熵减就得建立一个更大的系统,向原有的系统输入信息与能量,应对“熵增”。
启发引领成长系统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系统地介入学生的成长体系之中。
生:明白!
老师,我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说一下吗?
爸爸大学毕业,爷爷奶奶他们都是老师,从小我就受过很好教育,做人礼貌规则还不错,打小我就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形象,亲戚朋友甚至老师都很看好我。给别人一个“好孩子”的形象。其实我的内心也还是躁动的,但还是维持这个“好孩子”形象。这让我时常感到纠结,也感到疲惫,甚至有一些无奈。
爸爸,开始教书,现在技术工作。比较严厉,刻板。爷爷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有的,对我特别看重,对我特别宽容的,家里的人些规则到我这里有时就改道了。我妈妈初中毕业,但也属于人尖的那种人,开饭店生意很好的。她的思想就游离在严格与宽容之间。
我的学习从小就比较好。
四年级之前,是爷爷奶奶他们带我,非常溺爱我,学习很好,似乎是家族的骄傲。我也感觉世界是美好的。他们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的阅读兴趣很浓。爷爷带我读三字经、神童诗、四大名著。就爱上了读书。
五年级之后,就妈妈亲自带。在第四小学读,她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就跟着一些习惯不太好的同学玩在一起,不良习惯就有了。就玩起了游戏。这时就受到爸爸的修理。经常对我大喊大叫,导致我就慢慢地少说话,朋友也少了。人的情感也找不到寄托,于是进一步向虚拟的世界靠拢,越发爱上了游戏。因为游戏不仅仅是打发时间的方式,更是一种寄托了。
一方面我也知道玩游戏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又无法自拔。上课变得不那么集中精力了。因为小学的基础打得好,成绩似乎没有受到影响。老师和父母还没有发现问题。这,大概是5-6年级。
到初中,我在前程中学读。因为封闭式教育,也玩不成游戏。放假也玩不成游戏,多半宅在家里。当时成绩比较好,作业做得比较快,但几乎什么事都没有做。看书也很少。整个初中阶段可能虚空状态。但成绩还是进步了。
初中我也有过辉煌的,考过全校第二,拿过数学省级1等奖、2等奖各一次。初三新冠疫情期间,上网课,中考前夕还是受到同学的影响,玩上了游戏。导致成绩下滑,理科实验班的考试失利。打击还是有的,中考还是要努力的。
中考情况还好,刚好过正线570分。
中考结束后,就到医院看病,胃病一方面小时候饮食习惯不好,另一方面心理压力问题。父母和老师感觉我的成绩不应该如此。我也下定决心到了高中好好学习。于是暑假在补课,游戏玩得不多。
到高中,也在一点点进步。从进校的290名-240-120名,最好的考到109名(高一下学期期中)。尽管如此,我的内心还是空虚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还是迷茫的。
期中之后,我的一些初中同学把手机借给我,我也悄悄地玩起了游戏。期末就掉下来了,考295名。
暑假因为成绩问题,还有我继续玩游戏问题,跟家人(妈妈多一些)发生了很多矛盾。爸爸说过我要继续玩的话,就不让我读书。我不理解。
到了高二,父母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改变了一些方式,也能够宽严有度些。我也跟父母沟通多了。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学习。我一直认为是为他们学习的。
月考190名,期中250名。平常的考试我不太在乎的。目前的名次比较靠后的。
这些材料,可以给父母看看,他们也检讨了自己,我们可以和睦相处了。
师:下一步,解决你的空心病问题——为什么而学习,人生定位。
再下一步,解决具体学科的学习效率问题——程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