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婚姻关系维持时越来越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来访者跟我讨论这个问题,给予大家一下的分析,希望能够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我们对婚姻的特点是如何一点点演变的,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到底想让我们的婚姻关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一、制度化婚姻
婚姻的最初期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希望更好的可以相伴并生存下去。特别是像老一辈,那时的生活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所以婚姻基本不会去考虑"爱情"因素。那时的大部分人结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这一点上表现更加突出的是女性,女性找一个男性当伴侣,更多的是希望男性能够给自己提供保护,男性则是希望女性能够给予传宗接代的想法。
二、陪伴型婚姻
父母经常提醒我们结婚要找一个特别可靠的,可以托付终身的,这样今后的日子过起来 也不会特别的差。
父母甚至有时我们也是想找一个终生伴侣,结婚的主要目的是找一个人和自己一起生活,不至于孤独终老,可以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感经历,只要两个人看对眼就能够在一起,偶尔小争吵但可以接受,整体来说夫妻关系也算是和谐的。
三、自我表达型婚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家就没了生存的焦虑,在考虑婚姻时,则是希望能让自己快乐,获得自我满足感。以前的保护、一起生活等婚姻的这些功能,都已经无法吸引大家进入婚姻关系了。更多的人是希望能通过婚姻关系治愈自己的童年。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四、成为更好自己型婚姻
现在的婚姻关系中,能够获得自我满足感已经无法得到自己的需求了,希望伴侣能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比如说最近梅琳达和比尔盖茨离婚,原因是“觉得两人无法继续学习成长”。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现在的人们更多的是希望在婚姻中享有浪漫的爱情、满意的性生活、友谊、陪伴和安全、有更多的利益交换;还希望能够疗愈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所以说婚姻中的伴侣扮演的角色是伴侣、情人、知己、合作伙伴、心理治疗师。
人们期待在婚姻关系中能够实现更多,享受到更多的待遇,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往往则是期望越多,失望越大。
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姻虽然变得难以维持,但一段好的婚姻关系带给人的意义也会更大,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的状态都表现的越来越好,甚至在财富上也越来越好。
不要太过纠结婚姻的状态,都有两面性,希望我们总是能够向往好的那一面,能够在每种类型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