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聚餐,选在了上周五,凑巧的是,这天是个好日子,澳门回归二十五周年,也是冬至夜。
饭店离单位有点远,大家要么拼车,要么一起打车去。我和三个女同事、一个年轻男同事一起,司机当然是男士了。我一直说要坐这男同事的“豪车”(其实就是奥迪车),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没想到,没坐出“豪车”感觉,倒是被他车上的导航给乐到了,语音选择的是卡通人物声音,一发出声音,童言稚语的,我就想笑。
等我们到的时候,大多数同事已经落座了。科室八个女的一桌,没有喝酒,饮料和茶水主打。等人齐了,便上菜开吃。
现在同事们很难得聚餐了,年底了聚一回,即使是凑份子,也都挺开心。
我记得以前在原部门,到年底,部门里会组织吃年夜饭,有两年还购买了一些奖品,搞个抽奖箱,吃个饭,喝点酒,抽个奖,氛围很好。我们班组,隔两个月就凑钱聚餐,有热心同事从家里带了自酿的米酒,大家一起乐呵乐呵。因为那时候聚餐频繁,这体重也是节节攀高。
到了新部门,极其难得聚餐,偶尔的一次聚一起吃饭,还是在年轻同事的结婚喜宴上。后来换到现在的科室,这两年到年底同事们就凑钱聚餐,慰劳一下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女同胞们不喝酒,就吃菜聊天。冬至夜要吃羊肉,冷菜有羊肉,我吃了两片。同桌的一同事想吃不敢吃,她曾经因羊肉吃多了过敏。我的家乡冬至夜有习俗要吃胡葱烧豆腐,寓意着能清清白白,明年才能富。不过,聚餐时没有这道菜,只有红烧百叶,这个百叶烧的入味,“咪道老好个(味道好)”,我吃了不少。还有一个菜,我也吃的挺多,到最后将剩下的包圆了,这道菜具体菜名不记得了,主菜是百合,糯糯的,有一丝丝苦,却恰合我口味;还有一个芥末虾球,炼乳沙拉酱里有一点点的芥末味,一丝丝甜,一丝丝的芥末辣,有一丝丝的弹牙,蛮好吃的。说起芥末,想到了黄芥末、白芥末,原来芥末不止一种日本的绿色芥末,这是我曾经看过的书中所述的。
我旁座的女同事,只吃了很少的菜,却让服务员端过来两碗大米饭。在聚餐时吃大米饭真的很少,一般吃菜和点心都能吃饱了,最多就是聚餐尾声时,会来一大碗红汤面。同事吃大米饭,也是事出有因。她在吃中药调理身体,医生告诉她要少吃菜多吃饭,饭菜比例是五比一。她执行的很好,吃了一份菜,就吃菜的五倍量。她说,这世界事物是要求平衡的,她以前为了能瘦下来,不吃米饭,现在呢,不吃的都得还回来。吃中药的这两个月的米饭,比她前两年吃的还多。
聚餐嘛,敬酒很正常。科长、邀请来的部门领导都过来敬酒,我们以饮料或茶水相待。我们女同胞去敬酒,也是饮料或茶水代酒。现在同事们都重视身体,不强行劝酒。能喝酒多喝点,酒量不行就少喝,开车的坚决不喝。喝酒是助兴,但不能伤身,不能违规,文明饮酒。
我只顾着吃,顾着聊天,没有拍美食的照片。现在发朋友圈的也少了,上菜就吃菜,自然也不拍照了。
同车来的一个女同事,与孩子约好了回家的时间。所以聚餐没散,我们同车来的便陪她先行离开了。当妈不易,难得聚餐,还得照顾着孩子的情绪。
聚餐席散,各回各家,到家了便在科室群里,发个声。不管聚餐如何,平安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