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少军 图/来自网络
打开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李煜部分的第一首词便是《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音挪),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细细看过,有人物,有情节,有意趣。上阕写一妙龄女子晨起打扮,轻轻地抹了一些口红(沉檀),然后调皮地露了一下舌头(丁香颗),最后清了清嗓子,张开小口(樱桃),唱了一曲。下阕写这一女子中场赴宴,渐入佳境,以至深杯大口,残酒污了衣裙,最后斜倚绣床,娇弱无力,烂嚼红茸(红线头),唾向檀郎(意中人也)。其邀宠取怜之姿,娇柔妩媚之态,跃然纸上,使人过目不忘。从“口住沉檀”,到“口引清歌”,再到到“口饮香醪”,“口唾红茸”,我们发现,作者的笔墨一直没有离开这一妙龄女子的口。白居易也曾写自己的小妾樊素和小蛮:“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可见把美女的口比作樱桃,也不是李煜的专利。韩偓也在《袅娜》中写道:“着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只是能写得如此生动清新,只有李后主了。
初识李煜,是上大学那会订阅了《中华活页文选》,其中有一期便是是李煜专辑。令人惭愧的是,上大学后才知李煜,这未免太迟了,因为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上就选了李煜的词。我们当时的课本上就没有李煜的作品,可能编者认为他的词不是太过香艳,就是显得颓废。我在想,现在课本的编者是有了怎样的勇气才敢有这样的尝试呢?
说来可笑,当年的语文课本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进行了删改。比如原文写荷花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就被删了。可能他们想,孩子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女人的裸体呢?还有,原文的后半部分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这不是鼓励早恋吗?更可怕的是后面还写道:“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太过香艳了,于是统统删去。不过,现在的课本又把这些加进去了,使其恢复了原貌。
大人们想多了,孩子的世界没那么复杂。所以,我也要说,李煜的词被选入中学课本也是莫大的进步,起码编者也不再担心学生因此会变得多愁善感,纸醉金迷,抑或是颓废无聊,自暴自弃。
因为他的词太美了,也影响太大了。以至于不知李煜会被认为是一件丢人的事。十年前曾去济南,吃饱了饺子之后,便去大明湖,访李清照故居。导游很认真地讲解了门口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她讲了赵明诚,金石录,还专门强调“后主”系谁,只是她把李煜的“煜”念错了。我当时也很认真地给她纠正了,结果她红了脸,认为当众出了丑。我也很是不安,便努力讨好她,问门口那棵树叫什么名字,她说自己看,不认识,便从我眼前走过。后来想,这小姑娘真是可爱,起码她认为李煜这么大的名头,他的名字不该读错。
李煜生于公元九三七年七月初七,卒于公元九七八年七月初七,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据说他长相伟岸,且有重瞳。中国史书上有记载的有重瞳的人共有八个,他们是仓颉、虞舜、重耳、项羽、吕光、高洋、渔俱罗、李煜。前面七个人都建立了丰功伟业,别的不说,连渔俱罗都杀了隋朝名将李元霸。只有李煜耽于享乐,以致亡国亡身。他除了不会做皇帝之外,能诗文,工鉴赏,善书画,通音律,是个艺术全才。特别是他的书法和绘画,独步当时,无人出其右。他善做“颤笔书”,据说笔力可比柳公权,世称“金错刀”;他善画墨竹,且从根至梢全部用墨线勾出,世称“铁钩锁”。但他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就像当年苏轼重新认识了陶渊明一样,是王国维第一次把李煜推向了空前的、历史的高度,他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他认为李煜远超花间派大家温庭筠和韦庄,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为他“生于深宫之中,张于妇人之手”,从而“阅世浅”,“性情真”,“不失赤子之心”。正因为这样,宋太宗当年在俘虏李煜之后,发出一声长叹,说此人若能把写词的功夫用在治理国家上,“岂为吾擒也”!他兵败亡国,终日以泪洗面,做《虞美人》以思念故国,终为赵光义所不容,派秦王赵庭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江南之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其实李煜不想当皇帝,他的继位,完全是个意外。当上皇帝之后,也是终日填词作赋,耽于声色,不恤政事。所以,他可以称得上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
历史上不务正业的皇帝很多。比如南齐皇帝萧宝卷终日捕鼠取乐;后唐皇帝李存勖经常粉墨登场,北周皇帝宇文赟自己设计服装装靓扮酷,南梁皇帝萧衍当和尚参佛修行,北齐皇帝高纬扮乞丐沿街乞讨,南平皇帝高从海装响马打家劫舍,明熹宗整日刀锯斧凿,丹青揉漆,做木工活几十年不上朝。
李煜和这些人相比,高下立分。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人友善,重情重义,他是中国词坛里程碑式的人物,只是他和宋徽宗一样也是专业不对口,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这个职业是古往今来最危险的职业,他的从业人员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九岁,他们经常死于非命,而李煜也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