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次与以往读书不同,主要是选取了书中的片段进行阅读,对里面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RIA读书法,是选取书的片段阅读,对片段的内容理解,演绎,结合自己过去和将来的工作生活提出相应的做法。
核心内容相同,培训和图书价值到底差在哪里?以下是我摘录书中的部分内容:
我们发现对同样的核心知识,精心设计的现场培训往往比自己阅读更有效,也可以追问——为什么有效呢?若把有效促进学习的因素分离出来,也会让我们的学习成本更低,效果更好,选择更多。
图书与培训的核心知识不变,只不过一个是书面表达一个是口头表达,关键在于这个口头表达的I,参加培训与图书之间的价值差距就是,I的价值所在。
那么I是什么?I的英文是 interpretation,意思是“解释、理解、说明、演绎、表演方式”即拆为己用
有些人通过自己读书就能获得I。对个人而言,掌握I,就是具备一种能力,即通过阅读把知识拆解为能力。这个能力是真正的学习能力,这个能力很重要,也很值钱。
有了I,学习者就可以反复进行“体验”和“反思”,从而可以更好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将知识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
高效学习的三个环节:阅读、引导促进和拆为己用(RIA)
R阅读图书片段 (学习)
首先是读一段图书的内容,只要片段即可,不需要整本书。然后拆书家大概重述和讲解了一下刚刚阅读的知识,进而要求学习者回顾自己的经验。这些都是对I的体现。
A学习者拆为己用 (使用)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体验+反思
I可以帮助学习者体验和反思,把知识拆为己用,从而增加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