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晋、楚争霸中围绕郑国的“超限战”落下帷幕,却绝不意味着楚国就此退出竞争。相反,由于之前曾经介绍过的地缘优势,楚国决心将战火东引,通过淮、泗联络姬姓诸侯东方的齐、莒、邾等异姓邦国另开战场,以谋求扭转局面。
如图,只要能够压制住吴国,楚国理论上始终拥有一个后勤上面几乎无解的优势,也即由已经经营了一百二十年之久淮河上游的重镇息县出发,通过淮河水运人力物资到达淮、泗交汇处并逆流而上影响宋、邾、鲁、莒等国。
当然从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楚国统治中心东移至州来后,也正是从这里出发吞并了包括鲁国在内的泗上诸侯,并深度介入齐国与三晋的战争。
当然这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首先是楚国的内因,必须解决楚共王即位以来始终存在的“穆族”专权的局面,并完成“庄族”也即楚共王的兄弟们实现夺权的过程。
其次是针对吴国必须取得全胜,由于晋国通过“偪阳之役”从地理上控制了沂、泗交汇处的要地,建立起与吴国长期联络交往的通路。因此楚国必须将正在崛起的吴国至少暂时压制住,才能够确保“淮、泗战略”不受干扰。
最后关键的一环,就是东方大国齐国必须放弃作为晋国的盟友而重新回到与楚国战略呼应的位置上来。此目标最终确实得以实现,但却并非单纯基于楚国自身的需求,而是由一系列内外原因促成。
鲁襄公十二年(前561)鲁、莒“台、郓之战”
鲁、莒之间由于种族、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各异,在山东半岛南部始终处于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在春秋记载的历史中多次交手。就笔者此前整理的主要内容来看:
僖公元年(前659),公子季友击败前来索要贿赂的莒人于郦,俘获莒子之弟挐。季友更因为此役胜利而获封费及汶阳之田以为上卿。
僖公二十五(前635)至二十六年(前634),先后盟莒、卫于洮、向,一度形成了针对齐国的区域互保形势。
但是到了鲁文公时期,面临齐、晋的一度衰落,鲁国考虑谋求向齐国求得保护,所以逐渐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配合齐对莒、莱等国的攻势。
文公十二年(前615),刚刚担任大司寇一年的季孙行父帅左军一部城诸及郓,此为巩固东方与齐、杞、莒等国的边界而建立的据点。注意此时的诸及郓(下图中最大红圈处)仍处于鲁国的控制之下。
此后鲁国又于宣公四年(前605)攻取莒国的向邑(下方小红圈处),宣公九年(前600)灭根牟(上方小红圈处)等,一度形成了对莒国的压制,构造了一道东方战线。
不过随着晋国为了扩大针对楚国的联军,尽量争取齐、莒的联合,开始采取牺牲鲁国而补贴齐、莒的做法。除了于成公八年(前583)迫使鲁国向齐国归还汶阳之田以外,大约还在此前不久时间使得莒国重新占据了之前属于鲁国的郓、向等地(蓝色箭头),甚至到了襄公六年(前567),鲁国的附庸鄫国(下方蓝色圈)也被莒国灭亡。
此后莒国开始深入鲁国东部边界,并于襄公十年(前563)呼应楚、郑伐鲁西鄙而同时伐鲁东鄙。由于莒国几乎在晋国动员的历次争霸战中全勤,因此晋国对于其逐渐蚕食鲁国东部疆域的做法采取了暂时默许的态度。
随着晋、楚围绕郑国的争霸战争渐渐落下帷幕,获得晋国授意的鲁国终于开始认真对莒国的侵略进行反击:
……十二年春,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取其钟以为公盘……(左传.襄公十二年)
此役季孙宿以其东方的封地费为据点,不但击退了莒对台的包围,进而反杀攻入其“三都”之一的郓,并缴获了城中的重器。
如图,莒国此前已经深入鲁国东部边境(蓝色箭头和据点),一旦再攻取台邑,则可以直接威胁季氏的主要据点费(红色圈)。结果由于莒人对鲁师能够认真作战缺乏准备,季孙此次成功反杀,并且深入莒地的重镇郓进行了劫掠。
根据鲁国实行“三军制”以来的轮换规律,在上一年分别动员了左军、中军之后,此役轮到由季孙率领的右军出战。当然这只是个巧合,即便不是轮换到右军,由于战场距离费邑较近,季氏之甲也必然会配合其他部队参战,以便就近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