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录-良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当今的中国当今的社会,写题为良知的文章颇有些过时,或者至少应该起个诸如-《心学让你静下来》《从容成功之路-心学》《蒋介石偶像告诉你-幸福在哪里》等等,也许那样还引人注意些。但想想还是本着随缘随遇随心的原则,规规矩矩的作文吧。
从前以为所谓良知,好像是一句口号?一个牌坊?可随着对心学理解的加深,发现此良知真真是影响每一个人的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能力(学习、动手、沟通等)以及感受(幸福感、成就感、负罪感等)的原始根源所在。所谓原始是为了区别于由于私欲隔绝良知形成的种种假心对人的影响。
譬如人的天性良知中求生,所以一切助长生者即为善,一切抑毁生者即为恶,所以人在春日里看到万物生发就很愉悦、生了孩子就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打就发怒;亲友生病了就发愁忧虑;看到小孩掉河里溺亡了就悲伤;碰到有人持刀砍人就害怕恐惧等等。
又如:同样是得到10万元钱,买股票赚到的、做生意赚得的、靠手艺力气赚的、卖祖产换来的、找亲友借来的、中彩票得到的、走路上捡到的、从人家那里偷来的、从别人处抢来的、骗别人骗来的,个人因个人观念、习惯等不同,其感受乃至最终结果都不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是格致诚正修,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最终都是自利而且利他的。物格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修身,身修则六贼不至,良知自然清明,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是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定,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虑,虑而能得,得什么?大清静大自在大常在。
所以良知人人自有,不假外求,其实佛家所说佛性众生自有也是同理同义。找到良知并顺应良知自然心光明 身自在。反之则身心不调欲海沉沦无尽无休。
最后以先生心学四绝与诸位共勉:
业力上者: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莫负先天,谨慎精微。
业力下者: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用功精进,察戒持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6,004评论 4 144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10,729评论 0 15
  • 以前我们会经常说是像地下什么的,不像个个食堂。现在看起来很很质朴、很温馨。 有点小幸福、给冬天加了些色彩。
    WoodSage阅读 3,496评论 0 0
  • 2004年的八月,她第一次遇着那个男人。彼时她正值青春年少,在一所普通的三本院校读旅游管理。那个男人是她大四实习要...
    居耳阅读 1,202评论 0 1
  • (一块听听师北宸写作课) 学习会有惊喜吗? 有,报名学习,收到了来自北京快递过来的花。 学习写作是不是也会像这花束...
    大麦茶的故事阅读 1,3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