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分享第1553天(20240503)
两个个案都只做了40多分钟就戛然而止了,带着这样的困惑,来到团队做来访者去体验去解惑,希望自己的咨询技能有所提升。
咨询师是一个浸泡心理学多年的一位教师,并且学过相当多的流派:精神分析、格式塔、家庭治疗以及催眠等等很多,都来不及留有印象的流派,自己真的是孤陋寡闻。
对两个个案简单复盘一下,说了一个大致情况,特别是第二个个案,不受控制全身肌肉剧烈发抖。在复盘的时候,肌肉都在抖动,以前在做咨询师的时候,好像没有这样的情况。
咨询师直截了当表达:这是躯体症状,可能有创伤,需要去创伤处理,潜意识里的感受用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咨询师的沉稳是专家的强势。
考虑到团队约练,没有去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不舒服。咨询师的强势让我无所适从,甚至是被暗示的感受,或者是催眠的感受,对躯体症状这样一个强化,让我内心里面去怀疑自己这个躯体症状,需要去做一些处理吗?
自认为创伤处理这一块我已经跨过去了,并且在那个当下,我没觉得我是需要去再处理的,可能是受焦点叙事等后现代理念哲学的影响,去病理化与症状和平共处。
这一场体验能够让我更加清醒的知道:在咨询室里面,咨询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特别谨慎,无意中就会带有暗示,通过语言或非语言表达对来访者造成影响,甚至是二次伤害。